花蛤和文蛤哪个好吃?
花蛤(又叫做蛤蜊、花甲)是生活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常见贝类,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海鲜中的牛奶”,在福建等地被尊称“圣药”;而文蛤则是产于中国南海、东海及日本海域的贝类,因为壳的表面有许多明显的放射肋和同心生长线,看上去犹如树枝花纹一般,所以被称为“文蛤”,在日本则称之为“沙蛤”或“沙蛤蜊”。 虽然花蛤和文蛤都是我国沿海地区的常见贝类,但两者的口感却相差很大——从名字中便可窥见端倪,花蛤因其壳的花纹比较模糊而得名,所以开壳后肉的颜色也比较暗淡,但其肉质紧实细腻,味道非常鲜美;而文蛤因壳表面的纹路比较清晰且呈竖向分布而得名,也因此开壳后的肉颜色呈现亮白色,因而也被称为“白蛤”。
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出产的花蛤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花蛤、菲律宾蛤仔等,其中以福建莆田地区的花蛤最为著名(当地农民把花蛤称为“小元宝”);而文蛤也分很多种,在我国主要产于江苏、山东以及辽宁一带,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境内的“中国文蛤之乡”——班庄。 中国花蛤之乡——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度尾镇
据《晋书》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生活在今江苏连云港赣榆县北部海边的劳动人民就发现并开始养殖文蛤了。而花蛤的养殖历史则要短得多,据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开始的。 1987年,来自台湾省的农渔专家和渔民来到福建省莆田县度尾镇考察,他们发现这里的海滩上分布着大片天然形成的泥滩,非常适合养殖花蛤,便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花蛤养殖场并开始引进台湾花蛤品种进行人工养殖。 到2005年时,全国花蛤养殖面积已达6.8万亩,产量达3亿多公斤,年产值近4亿元;而在花蛤之乡——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万多亩,产量高达14万吨以上…… 花蛤因其繁殖期短、耐污力强、易养殖、收益高而被誉为“四好养贝”之一,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鼓励花蛤养殖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如修建了集观赏、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海滨明珠度假村”等等…… 而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的班庄镇也因盛产优质文蛤被誉为“中国第一文蛤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