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哪里的醉蟹好吃?
首先排除小馆子,因为小酒馆的蟹一般都是拿酱油泡的。 然后排除饭店和超市,因为饭店的蟹大多是腌渍过的成品,味道确实不咋地;而超市卖的醉蟹大多加了色素、香精,看着红扑扑油亮亮的,但吃起来口感很差。 所以这里只讨论民间作坊的醉蟹。 先摆结论再论原因: 阳澄湖的大闸蟹最好吃! 无锡人吃蟹有“九件头”之说,即掰开蟹壳后要有完整的9块蟹膏。因此买大闸蟹要选背部隆起且光滑,腹部白白净净且无凹陷的(凹进去的就意味着有细菌或寄生虫进入蟹体内)。
不过现在不是吃大闸蟹的季节,所以为了吃到最好的醉蟹,我找到了另一个替代——江苏泰兴的黄鳝。泰兴位于长江畔,水草丰茂,气候温暖,非常适合黄鳝生长。而且据当地人说,这里的黄鳝都是自然生长的,不会投喂饲料之类的成分在身体里积累毒素。
泰兴市有一个广生堂,是本地最大的药店,他们卖的黄鳝很正宗,而且是用传统方法醉制的,颜色呈暗红色(大闸蟹也是这种颜色)。用黄酒、食盐煮熟后冰镇,第二天就可以吃了……不过我嫌麻烦,一次就买了很多,放冰箱冷冻起来慢慢吃……
虽然看上去黑不溜秋的,但入口鲜香滑嫩,回味中还带着一丝丝甜味。 用盐水煮过后,可以看到醋和酱油都渗入到黄鳝的肉里,看上去亮晶晶的。
中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而江苏,正是鱼米之乡的代表,鱼产丰富、稻米出名。今天要说的“蟹将米兵”——大闸蟹与香粳米,皆是出自江苏。
有江南“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两大美誉的水乡——无锡,不仅自古以来便以物产丰饶著称,她孕育的美食文化也散发着浓浓的太湖“闸蟹”韵味,酿造成独具吴地风味的美酒佳肴。
“蟹酱酒”、“醉蟹”、“三味蟹”、“蟹黄鱼元”、“蟹粉汤包”、“田螺塞肉”、“酒醉田螺”、“船菜百鱼宴”……这里所提到的只是无锡众多美食中与闸蟹有关的一部分。太湖、阳澄湖出产的闸蟹历来被赞为“水陆其珍”,其“青背”、“白肚”、“金毛”、“黄爪”的形态特征;“鲜”、“肥”、“甘”、“腻”的品味特性,使其自古便是美食之上品。
以闸蟹为烹饪主料而制成的“醉蟹”、“三味蟹”、“田螺塞肉”等等,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馈送佳品。“醉蟹”的制作以甜、咸、鲜为标准,将鲜活的雌蟹埋在酒糟中15~20天,即可食之。成品的“醉蟹”气味芬芳,蟹肉鲜美,肥而不腻,其营养成份也不易流失。若是制作“三味蟹”,那就更是鲜、蟹、奇兼备了。“三味蟹”是将鲜活的雌蟹,分别用糟香、麻辣、咸酸等三种不同的口味调制而成,使每只蟹具有三重不同风味,因此,食“三味蟹”可“一蟹三味全”。“田螺塞肉”又是别具一格的河珍美食,将田螺肉(太湖盛产河鲜)、虾肉、猪肉末、葱末等放在蟹黄、蟹肉、蟹膏调成的酱中和匀,塞进大田螺壳内,并用洗净的螺盖盖上,搁在锅中煮沸即成。该菜味鲜香溢,汤甜清碧。
除了“蟹将”之外,在吴地菜肴中,米作的菜肴占很大比例。其中“蟹黄鱼元”与“蟹粉汤包”是将闸蟹与米作完美结合的上乘食品。“蟹黄鱼元”是一道有名的无锡“家常风味”菜。先将鲫鱼、黄鱼等鱼肉剔除骨刺,剁碎,加肉皮冻(将精肉皮下锅煮沸,取出晾干磨碎即成),再将蟹黄、蟹肉拌入,搓成圆丸子在水锅中灼熟即可。鱼圆洁白细嫩,鲜香扑鼻,是滋补强身之佳品。“蟹粉汤包”又称“小笼汤包”,皮薄如纸,提在手上,透出鲜亮的蟹粉汤汁,晶莹剔透、诱人食欲。食时,折开一角,吸吮汤汁,鲜而不腻,然后,蘸姜醋而食之更是鲜美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