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
这个焦虑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需要花点时间慢慢调整,但是不需要恐惧,也不需要特意处理。 “分离焦虑”是指宝宝离开妈妈或熟悉的环境到新的环境去的时候出现焦虑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可能会很强烈,例如哭闹、排斥、拒绝等人走开或者不想再去一个新地方,这些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形式。
1. 6-12个月的宝宝开始有了认知能力,意识到爸爸妈妈有时候是会离开自己的,这时候就开始出现了一定的分离焦虑。不过这个时候的分离焦虑还不是很强烈和持久。
2. 从1岁到2岁,宝宝的语言、思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自我意识也开始萌芽,此时宝宝已能够理解“分离”的含义,知道父母会随时离开自己,因此产生了分离焦虑。
3. 从2岁开始,宝宝分离焦虑开始出现较强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且持续的时间也更久一些。这或许是因为女性更加敏感的缘故。 4. 到了3岁甚至更晚,宝宝的分离焦虑才逐渐缓解。
了解了分离焦虑产生的生理心理过程,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忧了。因为这一焦虑的过程是有科学规律的,只要遵循这些规律,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度过这段时期。
对于小月龄宝宝,在排除疾病因素后,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只需要保持平时的习惯,给予适当的安抚即可。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在日常交流中多增加一些对“分离”的解释(但不要刻意强调),多鼓励其尝试新事物,逐步培养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