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桃体多大萎缩?
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生理性”?什么又是“病理性”的? 一般来讲,我们口腔里长了牙齿,有七颗磨牙、四颗尖牙和两粒门牙;每个磨牙有五个牙尖,每个尖牙有三个牙尖,门牙有两个牙尖——这些牙尖帮助我们切割食物,进行咀嚼。 但有时,也会有一些牙不“听话”——长歪了,或者只露出一点,或完全埋伏在牙龈里看不到。这种因为牙列不齐导致的不利于咀嚼的功能,就是病理性的! 我们嘴巴里有上下两排牙,每个牙都有三个面——颊舌面和咬合面(当然,后槽牙还有第四个面,我们称为远中颊面)。每个牙的颊舌面和咬合面的面积都是相等的,一共是九个面。 由于我们日常饮食是软的食物,所以牙基本不用使劲就能切得动,这个时候牙的九个面基本上都能接触到,自然不会让一些细菌有机可乘。而一旦吃了比较硬的东西,就需要牙用力才能咀嚼,这时候牙的受力区域就会集中在两个侧面——也就是颊舌面和咬合面的摩擦上,其余几个面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出力”。
但如果是病理性的话,那些本来该工作的牙没有工作,一些原本没被利用的面就被浪费了。例如乳牙没有换掉,一直留着,这些乳牙的牙根就会慢慢吸收,变得松动。这时,上下牙之间就出现了一条缝隙,一些细菌很容易在里面滋生,引起蛀牙。 同样,一些急性炎症此时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修复牙体组织的缺损。
对于慢性炎症来说,牙周炎就是其中之一。牙周炎是因为牙菌斑中的微生物逐步破坏牙骨质,造成牙周组织(包括了牙骨膜和牙周韧带)发炎。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但若是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致病因素,牙周炎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否则,病情进一步发展,牙周的骨组织将会被侵蚀掉,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那怎么知道自己的牙到底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的呢?很简单,让牙科医生检查一下就知道了。如果医生看了之后说:“哟,你的牙齿挺健康的嘛!”那你就可以放心了,一切正常。但如果医生看了之后说:“嗯,你的牙问题还挺多的……”那就说明你的牙可能出了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