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科联搬通州吗?

柴广盛柴广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先泼盆冷水,这次搬迁十有八九要黄,因为资金问题。2014年第一批搬迁项目,当时是市里给拨了6个亿,结果到了2015年底才启动了第一批三个项目的搬迁,也就是人大和对外经贸,还有一个忘了。 按说6亿够拆两遍房子了,可是您瞧这进度。。。。。 到了去年下半年,又划拉出几个校区需要搬迁,财政好像又给安排了几十个亿,本来以为这些学校都挪完了就轮到社科联了,谁知道2018年了还没见动静。

我翻了下资料,2013年时财政安排的是“十二五”期间拨付10亿元用于市属高校校园建设与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其中人大和对外经贸各4.7亿元。后来追加了几百亿,我看了一些报道,好像大部分都用到了新校区建设上,比如北大、清华、北师大等等。

虽然政府花了这么多钱,但我看媒体的报道,老百姓似乎并不领情,抱怨声一片。原因也不复杂,因为新增的资金没有用来改善旧校区的环境,而大多数学校的校园面积本来就是够用的,新校园主要的作用就是添置一些硬件设施,比如建个新的图书馆或者大型的实验中心,所以旧校区的空间还是可以用来做别的。

现在北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用地紧张,我觉得最应该优先保障的是普通市民的住宅和商业用地,其次是老旧校区的升级改造,当然这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推进起来会比较困难。

2、再说点题外话,关于“疏解整治促提升”这一政策。最近两年北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引进了小米科技,滴滴,旷视等等众多企业,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其他高精尖产业发展。

但问题是一方面高精尖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另一方面北京又拼命向外疏解非首都功能。我看到一个数据,说是到2035年要把目前占全市2/3左右的产业规模转移到河北去。如果真要搬,恐怕要动一大批人的蛋糕啊! 我觉得既然要发展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就要做好让一部分人吃亏的准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同时,作为首都,更要发挥好中央国家机关的作用,首先做出示范,不能一边说着要疏解,一边又在市区搞大量建设。

方慧兵方慧兵优质答主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召开,审议通过社科联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新一届社科联领导机构。按照北京市统一规划,社科联将与作协、文联一道入驻城市副中心。社科联将以此为工作新起点,在新址实现办公、会议、展览等综合功能,努力建设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文化会客厅。

作为首都地区社会科学学术社团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合组织、党和政府联系首都社会科学界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阵地,社科联成立30年来,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为繁荣首都哲学社会科学、推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