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内控怎么来的?
说到风控,很多人会联想到金融领域,实际上大多数行业都有风险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不同而已。对于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来说,造成企业损失的可能性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内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可抗力,包括市场、政策、法律等不确定性的因素;另一类就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操作风险。由于企业的决策者是理性的经济人,在做出决策时往往考虑的是如何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价值,而无视或低估了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不可控的风险缺乏预防措施,进而使企业受到损失。所以,风险管理其实就围绕在企业面临的两类风险面前,分别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防范。
一、外部风险的应对 外部风险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可能来自于市场的波动、政策的调整或者法律的修订等等。但对于一个健康运作的企业来说,外部风险是可以将其影响降至最低的程度。首先,企业要有一个健全的业务体系,每个部门分工明确,流程清晰,这样当风险来临时才不会手忙脚乱;其次,要具有风险的防范意识,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恢复相结合,把风险控制在最初的范围;最后,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评估,将风险的可能后果降低。对于外部风险的应对更重要的是做好事先的准备,否则一旦发生意外损失惨重。
二、内部风险的应对 内部风险来源于企业自身,主要是由业务开展和财务管理两方面引起。业务的开展是否有清晰的流程指导,是否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有效控制,财务的预算是否做到了事前的明确、事中的严格把控以及事后的及时反馈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加强企业内部的管控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职责,落实到人,谁来做,怎么做都应该有详细的规范;其次,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确保所有员工都知道风险所在以及应该如何规避;完善制度,用制度来限制风险的发生,做到有章可循;最后,定期排查,防患于未然。只有做好内部风险的应对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