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五行属什么?
古代汉语音变比较复杂,很多“y”变成了“w”;又因为“w”和“u”在汉语中的发音差不多,所以不少“wu”也读作“wu”或“u”;同样的情况还有以“ng”结尾的音,由于它读出来很像汉字“n”+“g”,而且“n”容易脱落(比如长沙话中就常将“ng”听成“n”),因此“ng”也就常常被听成“n”了——这个音变的现象叫“零声母”,比如普通话中“嗡(weng)嗡(won)”一词,其中“嗡”就是“wing”的音变。
于是,《康熙字典》中出现的所有韵母“u”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ü”(ü是国际音标,而“w”、“u”都是汉语拼音),所有的“wu”也都变成“wu”,相应的,所有的“yu”也都变成“yu”(即“余”)……等等等,总之你看到《康熙字典》里的所有“ü"的字都不再是原来那个模样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条音变的线索而已:古书中“乌”多写作“於”,这是把“乌”字中的“鸟”头省掉了,但是古代的“于”与今天的“于”写法不同(今之“于”为简化字),故古人用其异体字来代替“烏”;古书中的“巫”也多写作“毋”,原因同上:省去“女”头。但“毋”又常被误作“武”,所以有学者认为当古书出现“巫”字时,就往往将“武”旁改成“毋”旁了;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律:凡是需要省去右半部分“女”头的字,如果右边没有其他的笔画,则往往用“无”的异体“亡”来代替——“亡”的右半边就是没有了右边的“女”头……等等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