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投资如何影响供需?
简单的来说,需求方主动增加库存来满足自身供给缺口,并因此使得价格下降;而供给方因成本提高、或者因自身产能落后等原因,被迫减少库存量,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举个简单例子就能理解这个原理了:比如市场上有100个杯子,每个杯子的质量都是差不多的,价值20元一个。现在有人需要购买这些杯子,一共需要100个,那么他可能付2100元的总价,也可能付出3000甚至4000元的总价——因为对方可能需要额外支付运费、税费或者其他费用。如果最后他发现其实只要付出2500就可以全部买下这些杯子,那么他就多付出了500元钱,这就是所谓的“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升”。反之,如果他发现最终只用花了1900就买到了这100个杯子,那么他其实省下钱了100+(1900-2100)=190元,这便是所谓的“低价买入”。 这里之所以提到“买方主动增加库存”、“卖方被动减少库存”,是因为这在经济学里被称为“需求拉动力”和“供给抑制力”。二者相抵,最终决定了商品价格走势。 而所谓的基础投资的扩大,其实就是增加了对于商品的需求拉动力。以杯子的例子来看,假设由于广告宣传或者其它原因,有人突然对杯子产生了巨大兴趣,需要增加100个杯子的数量,那么他不但会付出2500元的采购价,同时还可能支付额外的运费、税金等等,这样一来总支出就必然会上升。而对于生产杯子的人来说,突然之间有大量新增订单涌入,他们必须加大生产力度,或者是追加原材料采购,或者是紧急调用闲置产能,如此一来开支势必上涨。在此之后,供应商为了尽快完成订货交付客户手中,可能会选择追加原材料购买,或是加快生产效率,如此又进一步刺激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导致了更广泛的物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