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相冲什么生肖?
“太岁”,源于中国民间信仰,俗称“岁神”“岁君”“岁星”等;又因“太”极像头,故又称“太岁头”。 2022年为农历壬寅虎年,天干壬水,地支寅木。《尔雅》有注:“寅,夷也。夷者,意也,言阴气将欲起动而升发之意。”又“正月为寅”,“冬至后逢甲之日,为寅初” “日冲寅午戌合火局……”所以,古人建立了这样一个时间系统——从冬至开始,每个节气15天,一个循环60多天,365天左右。
在古人看来,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的时空,这个时空的星辰变化规律影响着人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的命运。 而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太阳抵达黄经315度,此时“岁阳”,也就是农历年份的第一个阳性星系——“木星”,正好到达“斗柄”之位,即所谓的“立春节气”。 古书云:“立春,北斗指向寅位…”到了唐代,人们发现土星在1.7年左右绕太阳一周,比木星的运行周期略长一些,于是将每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月设置一个“节点”,对应于土星的位置。这种划分方法更精确地描述了太阳周年运动,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我们现在的公历,实际上就是以地球公转轨道为一个圆,以太阳为圆心建立起来的一个坐标体系。每个日子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坐标,如同数学上的坐标系,每一个点都具有唯一的坐标。这样,无论哪一个星球的运动都可以用坐标值来表示,只要知道当前的坐标值,就可以确定下一个瞬间的坐标,进而预测未来任意时刻的变化情况。
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时间坐标”还必须加上一种“空间坐标”——就是农历月份与节气的配合。因为中国传统思想中,“时”与“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农历节日中的“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都是基于“时间—空间”的坐标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 由此,在公元2022年春节这一天,“岁阳”和“岁阴”分别进入“甲”日和“丙”日,《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甲寅乙辰,脾土运旺相。”中医学认为,每年的春季,“肝木、心火”旺盛,“脾土“虚弱;夏季,“心火、肺金”旺盛,“肾水”衰弱;秋季,“肺气、肝木”旺盛,“脾土”虚弱;冬季,“肾水、心火”旺盛,“肺金”衰弱;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脾土”最弱,需要“肾水”和“肺病”相互制约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2022年的壬寅年是处于阴阳失衡的年份,需要人们格外注意调节“阴阳”,保持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