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有什么特色?
我个人的观点,乒乓球的特色有二:一是技巧性高,二是激烈程度超过其他球类运动。 先说第一点,很多人都说羽毛球比乒乓球技术含量更高,但据我看打比赛的经验来看,乒乓球的技巧对体力要求不高,但学习的难度较高;而羽毛球需要比较好的体能,因为对步伐和手腕力量的要求很高,学习起来也比较难,所以从技术复杂程度上来说二者差不多。
再说第二点,我看过篮球、足球、棒球等运动的比赛,也看过很多单位组织的乒乓球混双比赛。从观众人数上看,乒乓球绝对排在最前面,而且观看乒乓球比赛不需要太认真的姿势(不像篮球、足球),观众也不会受场地限制。更重要的是,一场乒乓球比赛的时间很容易掌握,不会像篮球那样打得快一个多小时,也不像象棋围棋那样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分出胜负。
我认为乒乓球的运动量适中,技术含量较高,对抗性强,又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和很专业的设施,非常适合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职工体育运动来推广。 所以我说乒乓球的普及程度恐怕在其他球类运动中是最领先的,当然这里说的是民间的水平。现在乒乓球运动员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尤其是直板横板结合、近台快攻的技术打法,更是让外国选手很是头疼。
乒乓球运动以其独特魅力长盛不衰,在世界同属“第三年龄”(50岁进人老年)的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普及性和群众性并不比我国逊色,参与的人数和规模有盛无衰。仅以日本为例:该国的乒乓球协会有地方“乒协”51个,有“乒协”的工厂、企业、大学和社团1200个,他们经常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1980年举行的日本全国乒乓球大会上,80岁以下的儿童和105岁以上已高龄的人,都参加了单、双打的比赛和表演。
乒乓球台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放置使用。参加活动可不受年龄、性别和场地条件的限制。无论是独处闲暇,还是朋友相聚;无论是工作之余,还是住院养病,只要有兴趣有需要,就能进行,既可得到锻炼又能进行娱乐,有的学者将其称为“五最”体育运动。
“五最”指花费最少、占地最小、最简便易学、见效最快和效果最好。
乒乓球运动通过搓、削、拉、抽、推、拱、挑、弹等动作,使两臂、两手的各种肌肉群、大关节等都能得到锻炼;而且球的变化莫测,弧旋万千,使人眼随球动、步随球转、手、腰、臂等随球击而获得极为全面运动。这种“小我”与“小球”之间的角逐和抗衡,恰如一场力与智的“厮杀”和“搏斗”。因此,在我国北方,人们把它称为“小羽毛球”、“盘上台球”、“桌上足球”、“智慧围棋”“脑力体操”,人们誉它为“桌上网球运动”是再贴切不过了。
许多老年人通过参加乒乓球运动,摆脱了孤独,解开了心中的郁积,找到了晚年的生活乐趣。它使退休的老人在活动中找到了生活乐趣,增添了晚年生活的乐趣,为人们晚年带来了健康;在活动中,增进了中老年患者对疾病的康复,提高了中老年疾病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增强了中老年患者体质,使不少患者重新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健康地生活着,愉快而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