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最低消费多少?

缪拥缪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人在北京,刚下地铁。就这个问题我来答一下。本人从事过几年交通规划方面的工作,经历过地铁1-5号线的规划建设,也参与过6号线一期和8号线的规划编制工作。对于地铁建设,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从经济性来谈地铁的造价。目前国内的地铁建设普遍采用明挖法施工(也就是你在地铁施工现场看到的大坑),这种工法的弱点就是占用土地资源多、影响交通和周边市政管线;但是明挖法已经较为成熟,技术上也较完善,所以工程造价上较为容易控制。

但是除了明挖法外还有盾构法等施工方式可以实现地下铁道施工,这种方法占用土地资源较少,但是造价较高。至于说为何采用明挖法而不用盾构法,这其中有政府投资力度和工程本身的原因。比如某一条地铁站需要修建一个地下出入口,由于资金问题如果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那就需要分期分段实施,这样给乘客带来的不便就多;而如果采取较贵的盾构去一次性开挖,虽多花些钱但是能给乘客带来方便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注:这里所说的资金问题指的是在建设期能腾出资金用于其他工程建设)。

其次,从社会效应上来看。众所周知地铁一公里左右就要设站,而且一般不能设在道路交叉口下方,这就使得地铁线路不得不沿着主干路线敷设。那么这样一来就会给周边居民带来一定的噪音和振动影响,同时还会占用一些绿化用地,毕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地铁必须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这样就会在沿线一定范围内“失去”一些土地(当然这些钱补给了城市建设)。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建造一条地铁要占压多少土地吧,以北京为例,修建一条地铁大约会占到30公顷的土地(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是绿地区域,但是相对于道路来说还是减少了很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外因为轨道交通一般是快速公交系统(BRT),所以会给周边的交通带来一定压力。 最后,从运营成本来看。现在国内建设的地铁大部分是大运量系统和准大运量系统。其中大运量系统是指每小时客运量大于20万人次,准大运量系统是指每小时客运力介于9万至20万人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情况下,大运量系统的列车满载率平均维持在30%左右,高峰时段则达到70%以上。

据我所知,国际上通常将列车满载率超过70%时视为超载,这样不仅会缩短列车运行寿命,还不利于环保。按照国内目前的人均出行距离来计算,大概每公里铁路客运量低于美国的40%,德国日本的50%,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地铁系统仍然处于相对“年轻”状态,平均下来一辆地铁的车辆寿命还不到50万公里就需要更换,而国外很多地铁车辆的寿命都能跑满100万公里甚至更多。

康丽素康丽素优质答主

目前深圳市地铁乘坐计价方式为:10公里内2元,超过10公里之后,票价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的里程数则从4、6、8到14公里不等。普通车厢乘坐44公里及其以上里程,每1元可乘坐20公里(即26公里至44公里之间里程,票价均为7元)。商务车厢乘坐14公里及其以内里程,票价为10元;乘坐14公里以上里程,票价为:普通车厢票价+3元。当乘客在同一车站进出闸时,普通乘客应当按其乘坐的最高票价补交车费。

按以上计价方式可知,乘客乘坐地铁最低花费为2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