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是什么生肖?

利惠球利惠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有点难度,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哲学的一个常识性问题,容易错。 先给出答案。《荀子·劝学》篇中提到的“木受绳则直”中的 “绳”指代的是书法用的毛笔;而“金就砺则利”中的“砺”指的是刀斧之类的刀具。所以“临池学书”“磨墨如砥”的“池”“墨”和“削铁如泥”“挥毫泼墨”的“锋”“毫”都属于笔。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笔。 根据文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可推知本文谈论的中心是学习,讨论的主题是“学不可一日而止”,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坚持不懈。那么,学习所用的工具自然是笔了。

同时因为文章讨论的主要是知识的学习过程,并没有涉及技能(例如武艺)的训练,所以刀、剑等自然就不属于笔的范围了。 之所以确定是笔而不是刀,还有另一证据。《庄子·秋水》中有段“庖丁解牛”的对话,其中“执刀者”(庖丁)说自己手中的刀已经使用三十年了,但却连一件皮革都没能砍破(见“割不正,不食”的庄夫子也没办法),可见当时用刀来书写是相当困难的,那么文字也就很难发展了。

我认为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考察的知识点包括:古代文化常识(文房四宝))和文言文阅读(推断词义)两个方面。

危梓玥危梓玥优质答主

个人认为,这个题目是个病句吧。应该是“什么像”而不是“是什么”“怎么像”——因为汉语里主谓宾定状补等这些语法单位是互不干涉的。 而且我觉得题主可能混淆了比喻和比拟,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名词的结构,不过比拟的对象一般是动物——也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而喻辞呢,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种结构其实是有区别的。所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应该算是喻辞而非比拟(虽然它也可以做比喩用)。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单从语言形式看的话(不考虑其内容和感情色彩),“他是头牛"明显是打比方,“他是一棵树”则是明喻……这样看来的话,“他是一只羊"也符合语言规则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