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有什么景点?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湘、资两水注入洞庭湖的出口段,在益阳、常德两市交界的安化县境内。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550平方公里)。这里河港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鱼类有36科96种,水生植物38属57种及多种贝类、软体动物,是湖南洞庭湖水系中的著名渔产基地之一。区内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唐代著名的“墨池”遗址、南宋时期的“黄甲铺宋桥”、元未明初的“刘臣翁祠堂碑记”和清代的“五贤祠庙宇”等文物古迹,都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桃江竹海生态公园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石牛江镇,离县城12公里,距长沙市中心仅1.5小时车程。园区以楠竹为主,兼有松、樟、枫等林木;有山有水有人家,更有鸟语花飘香,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胜地。 该园占地1万亩,竹林5千亩,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露天竹林迷宫,以及全国唯一的竹海悬空玻璃栈桥;园内还建有竹艺工艺品加工厂、休闲别墅群等配套设施。同时,还有水上快艇、高空滑索、沙滩摩托等娱乐项目供游客体验。
益阳博物馆始建于一九八七年十月,原址位于益阳县政府大楼左侧,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5平方米。于二OOO年搬迁至桃花仑西路现址新馆,更名为“益阳市博物馆”。新馆是一座具有现代园林风格的历史性建筑,占地面积735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200平方米,展厅面积3300余平方米。馆内设有《陶瓷馆》、《书画陈列室》、《历史文物展览厅》三个固定陈列和一个临时陈列,基本陈列分陶瓷馆和历史文物两个部分,展出各类藏品近四千余件。主要文物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的编钟;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陶窑、陶甑等。东汉晚期画像砖,西晋时期青瓷、黑瓷、黄釉罐,南朝时期釉下彩瓷碗等。唐宋时期的古瓷窑址及唐五代南朝的青白瓷遗物、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和粉彩瓷器以及古代铜镜等。
安化黑茶博物馆位于湖南省安化县小淹镇,距离安化县城东坪镇约二十分钟车程(30公里),紧临省道S308线。是全国唯一一座系统展示黑茶历史的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黑茶专业博物馆。 安化黑茶博物馆由国家级设计师设计规划,由湖南省设计院完成施工图设计,总投资6500万元。整个工程分为室内与室外两部分。总建筑面积为7175.6㎡,其中地上四层面积为5234.3㎡,地下一层面积为1941.3㎡;屋面最高处20米,最低处6.6米;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筏板基础。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茶文化、茶产业的特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力求成为一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高品质休闲场所。
沅江琼湖书院旧址在今益阳市赫山区琼湖街道,它北枕凤岐山,面临沅江水,前临通衢大道,后倚土墙街,环境幽静,交通便利。 据光绪《益阳县志·学校考三》记载,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知县李景椿建学宫于城之西南隅,置教谕、训导各一员。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邑人邹炳炎迁于城内东北隅,改凤栖山书院为郡署,仍其旧。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令贡生孙宗濂重建于原基”。当时规模不大,只有讲堂5间。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邑绅士胡光墉出资购得城西观音阁、关圣殿、文昌阁等处废基,扩修琼台书院。至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竣工,规模较前大为扩大,增建斋舍、厨房、厨丁房、浴室和藏书楼等,计有房屋百余间,号称“琼楼十里,玉树千株”。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因经费困难,停办。抗日战争期间,改为县立第二中心国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