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公司很多下甩贷款?

司文馨司文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今日,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贷款分级评审专家委员会发布《小额贷款公司名录采集规范》(征求意见稿),拟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意见稿》显示,根据服务区域、资金规模、经营指标、不良比例等多种类别,国家将小额贷款公司划分为A、B、C三挡,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指标体系。C档公司,即经营指标达不到监管要求,经营状况欠佳、风险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

不过,在小额贷款公司看来,此举或只为提高小贷公司的门槛,让门槛较高的公司在名义上得到认可,实际无助于促进整体行业的转型发展,也不利于提升服务品质。

一方面,大多数C类小贷公司被降档的原因是“以贷款总额与营业收入中来自贷款业务收入的比例”两项指标不达标。而多数公司的贷款总额达不到百亿级别,以收入计,多数公司还不足10亿元。

大多数C类小贷公司之所以不达标,并非经营出现重大问题,而多是面临发展初期与行业高峰期带来的业绩波动。如一家注册资金5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年初仅有1家分支机构,贷款余额不足8亿元。但截至2017年6月末,贷款余额已接近40亿元,短期内业绩增速倍数提升。

短期业绩巨震下出现指标不达标并不意外。即使被降档,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策略并无太大改变。即使按照最低标准,这些公司的利润率也基本能达到20%以上。

一方面,小贷公司在业内并未得到充分认可,甚至遭到部分非信贷用户的歧视。小贷公司贷款门槛相对于银行较低。据业内估算,个人从银行获取100万元贷款,需要准备价值200万元的房产;若从小贷公司获得的同一数额贷款,只须价值100万元的房产。

不过,与银行相比,小贷公司法律风险较大。《物权法》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籍、过户抵押财产。而银行是允许的。

同时,小贷公司往往被排除在信用征集与评价系统之外。小贷公司作为专业贷款机构,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应最为了解。但小贷公司的信息却很难直达征信系统,难以享受到金融信用信息数据整合带来的利益。

没有信用评级,小贷公司的资金成本就要上升。“银行有资产做抵押,而我们有贷前调查,贷后管理,要对企业履行监管和监督的责任。”湖南新金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小林说,“我们认为,以贷款资产偿还能力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标准不合适。”

小贷公司被排斥在担保圈外。多数小贷公司的业务是需要抵押担保的。银行凭借其信誉优势,无须抵押即可放贷款。有些小贷公司尝试将自身业务与担保公司结合。但是,由于担保费率的提高,以及小贷公司从银行吸储的难度加大,风险过高的小贷公司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

而一些大型担保公司,则通过参与小贷公司“分红”,将部分收益转化为“经营收入”,成功“穿越”了监管新规的限制。

小贷公司被排斥在理财平台外。银行可以发行理财产品,集合社会闲散资金用来发放贷款。小贷公司同样可以发放信贷,却因为“非营规范”很难汇集民间资金。

小贷公司被限定在500万以下。虽然银监会曾表示:“通过改革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将小额信贷业务统一纳入监管,促进其进一步规范发展。”但最后颁布的《征求意见稿》却将小贷公司的业务限定在500万元以下。这样势必形成,小贷公司难以发展壮大,以兼并、收购等方式发展壮大又难以规避监管的恶性循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