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表示什么生肖?
农历(阳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四季,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运动规律。它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日历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阴历的基础上,元代初期创立“授时历”时,首次引入了干支纪法和生肖记法。
《授时历》规定:子午流注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用干支表示,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种排列组合。由于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所以一天就有24个干支;一年365天或366天(闰年),就有730或731个干支。这样,通过推算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就可以确定任何一天的具体日子和时刻了。
而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公历(阳历),是以太阳为中心计算的,不考虑月亮的盈亏变化。为了照顾农历(阴历),每年公历的元月1日定为元旦节,这是为了配合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而在冬至(12月22日前后),人们会庆祝一年的开始——“冬至大如年”。
同时,为了让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时间协调,将每一个节气平均分成三段,每段15°,分别定出“气口”。由于每年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时间点不一定都是公历的第几个星期几,为了避免单一使用公历带来的问题,有时需要把上一个节气或者下一个节气的第一天作为当日的“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