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是什么生肖?
“呼”字的笔画顺序是 : ,而汉字中凡字首为 “讠” 的字大多与 言(语)有关;又因“口”居中且为字形结构重点,故“呼”字可拆分为 “音”和 “候”二字。由此可知,“呼”的本义应为 “出声呼喊”。
十二地支中位名为“子”,对应十二生肖中的 “鼠”,二者偏旁完全相同(皆为 “子”)。而现代汉语中的 “子鼠”在古汉语中则有 “子孙”“后代”的意思——这恰好与“呼叫”的本义相承。可见“呼叫”的本义应指代“小孩子”发出声音。
从 “孩子”到 “婴儿”——由刚刚出生、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到能牙牙学语、不断发问的孩子,再到逐渐懂事、开始认知世界与自我、并不断提出疑问的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其问题性也在不断增强。可以认为“呼”字的本义指的是从小到大的孩子们普遍具有的发音能力。
作为动词的“呼”还有另一重含义——“召请”(14.5.6)。这与“呼叫”的本义相去甚远,但却与另一词语 “呼叫”的词义有相通之处。《礼记•檀弓下》中有言: “丧欲速葬,速葬则魂不著。鬼有所归,犹人之有其居也。”此处的 “呼”显然不是指“喊叫”,而是指“招请”,意为“招回”逝者的灵魂。这种观念在古代相当流行。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诗云 “剑关路上逢明月,马革裹尸还故乡。”这里所谓的“剑关”并不是真的剑门关,而是在途中招请亡灵回归的仪式。
总之,“呼”这个字相当有趣,它既可以指称人类发声的过程或结果,又可以指代人类的某种特殊生理需求——尽管这种需求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它是语言行为的动因,又是语言行为的成果。我们唯有理解 “呼”字所蕴含的这些深意,才能更深入地领悟语言的本质及其所包含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