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的五行是什么?
五行,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古人观察自然界后得出的结论,具有深刻朴素的科学内涵。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阐述了五行的性质和功能,如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等等。
古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树木的特征,比如春天萌发、四季常青等,从而总结出木日曲直的特性;而夏天炎热,万物生长旺盛,所以火的特性为炎上;古代人民依靠土地生存,发现了土地有孕育万物的功能,于是土就被赋予了“稼穑”的性质…… 那么,作为以五脏经络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养生内衣又如何与五行相连接呢? 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在五行中对应的则是心火、肝火、土火、金火和水,而这五之火又对应着人体内五种正常的生理状态,即心火正常,肝胆火旺,脾胃火盛,肺肾阴津不足所致的火燥。
而人体的外部表现则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内部器官出现异常,则在体表有一定的信号。比如,如果心脏供血不足,则会出现面色晦暗、嘴唇青紫;肝火亢盛则出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脾胃虚弱则出现腹部胀满、大便溏泄;肺阴虚导致内热则出现鼻干咽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另外,人体还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生、老、病、死、爱憎恨、贪欲)和四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这一切也都在五行之中。例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喜伤心”、“怒伤肝”“哀伤心”、“惧伤肾”……
中医之整体观念与五行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它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天地人相互感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持身心平衡,不要过于贪慕钱财,避免过度忧伤,适当发泄情绪,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否则,五脏六腑之气失衡,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所以,无论是从养生的角度还是治病的角度来说,了解和运用五行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