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卦怎么算?
五行八卦属于古老术数学说,古人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指导万事万物,推演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可能的发展走向,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 那么阴阳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真的科学吗?要理解这些还需要从河图洛书说起,这是源于《周易》中的一篇文章《系辞传·上》: “子曰:‘象若大朱,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孔子说:大衍之数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每一数又都有阴阳两极,阳极为天,阴极为地。天地各执其一端,形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就是后世流传下来的河图。 河图中一数居中央,阴阳分列于两边,其余数字排列于四周,形成一圈八个数字,每个数字都对应着八卦中的一卦,而每一卦又有六个爻,由此形成一组完整的64卦。其中,阴阳各半的一组为10卦:乾、坤、巽、兑、震、艮、离、坎、艮、坤。其余74组均为10卦。每一卦又有阴阳之分,全为阳的为纯阳卦,如乾为天为大壮;全为阴的为纯阴卦,如坤为地为否。有阴有阳的为阴阳卦,比如屯卦,上为震为木为阳,下为坎为水为阴。
古人用阴阳五行来诠释世界万物的运行变化,认为宇宙万物都可以归结为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相互影响运动变化,由此推动世间万物的运行发展。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循环之中,不断向前推进。 五行相生相克,有着一定的规律: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水相生,循环不息。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有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因此人们可以借助它们的力量来达到调理自身运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