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宝宝上火吃什么好?
两个月的宝宝“火”是怎么引起的呢? 首先,新生宝宝出现“上火”,绝大部分原因都是由父母引起的! 比如: 妈妈怀孕期间,在饮食方面吃了太多容易引起上火的药物和食物;
分娩方式选择了剖腹产,宝宝要经过产道进而从母体携带火气而来;
出生后,爸爸妈妈觉得孩子身体弱,为了补钙、补维生素、增加营养,给孩子吃了过多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肠道内无法及时吸收和排泄,形成积聚,诱发“上火”。 还有的宝宝是由于生活环境造成的“上火”,例如:室内温度过高、空气干燥;父母给宝宝盖得太厚、穿得太捂;护理不当,宝宝皮肤出现湿疹、痱子等情况,家长给宝宝的衣物更换不及时和不透气都会造成“上火”哦~
那么,2个月宝宝“火”从哪里来呢? 1. 吃出来的“火”——母乳/配方奶 2个月的宝宝还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哭来表达需求。爸妈通过宝宝的哭泣来判断饿、尿了等生理性因素,或者是因为不舒服、害怕而哭。但爸妈们不知道的是,宝宝因为“火”而哭的概率也是有很大的! 此时,如果爸妈观察到宝宝眼泪少、眼睛有眼屎、大便干结等症状,那么可能是“火”来了哟~ 因为新生儿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一旦摄入的食物不能被完全吸收和代谢,就会滞留在体内产生积热。尤其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妈妈的饮食结构可能会引起宝宝“上火”。 爸妈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大便情况,以及有无口臭、口干、口腔溃疡、流口水等现象。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那么可能宝宝已经“上火”了!
2. 吸进来的“火”——空气 2个月的宝宝,除了来自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火”外,空气中也可能带入“火”。 比如:父母吸烟或者家中有人吸烟,宝宝又正好处于被动吸烟的环境;宝宝房间内的空气不流通、过于干燥;天气寒冷,宝宝外出时不注意保暖,冷风吸入体内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可能让宝宝吸入“火”,从而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致使“火上浇油”啊!
3. 感染来的“火”——病菌 现在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是无处不在的,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群体。如果宝宝个人卫生不注意,经常用手摸鼻子、揉眼睛,就容易使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各种疾病。 而“火”也是随之而来的“伴生兄弟”呀! 所以,为了避免宝宝上火,爸妈需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
① 每天帮助宝宝清洗眼角分泌物、鼻孔及周围污渍;
② 用柔软的毛巾给宝宝擦拭嘴角残余的乳汁或溢出的口水;
③ 每次喂奶后,不要忘了轻轻拍打宝宝背部,助其排除吞入胃中的空气,减少胀气带来的不适感;
④ 教给宝宝学会自己擦鼻涕、揉眼睛,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