棏五行属什么?
棏 dú 【量】 木棒。用于佛经,写成“多罗树”、“多立树”等。如:楠棏;檀棏。
源于《龙藏》(清 乾隆年间钦定) : 【卷八十四·佛部十·多梨幢幡印》】唐义净译 「多梨幢旛印」,亦名「幢幡印」,亦名「多梨曼荼羅印」。此咒出《最勝王經》,是持國菩薩所說。 又于後《千手眼金剛聖觀自在諸陀羅尼法經》中,有此印言。謂「左拇指安中指間,食指展外。右小指安大指上,左拇指安二指頭頂。合掌,令兩食指頭相着。次用右手摩左掌心,然以二手各左右繞身七匝,然復以左手摩右掌,次又右手摩左掌中。然以此二手於胸前合掌,仰開,又合掌。」凡如是印法者,當誦真言一百八遍。若作曼荼羅者,當於其處而設之。
答主也是来凑热闹的,但毕竟学了一点点的古代汉语,所以也来说一下这个字的问题。 《广韵》说“铎”(dó)的读音是都果切或者多郭切;而《集韵》则说是多故切或夺故切。 查了一下,这两个都是入声去声的字,那读作浊音是很合理的。至于题主说的“dōu”则是方言读音,与普通话不同,应该是来源于粤语,我也没听到过这种读音。
从字形上看,“鐸”有“日”“口”二字,而且字面上意思跟鼓有关,那么“鐸”在古代肯定是有敲击发音功能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个入声字,这跟它的来源一样。 而现代的汉字中已经没有“鐸”了,只有“锣”“铃”“铛”这些字,并且“鐺”还是形声结构,显然是不符合古代的造字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