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属于五行属什么?

万致成万致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常说的五行有金木水火土,而我们又将五脏分为属五行的,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肾属水。那么我们说“民以食为天”,食属于五行的什么?中医上讲食疗,食属于五行的什么?

“食”本就“自古为五味”,五味自然归属五行。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为中医食物疗法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等典籍认为:五味入口藏于血脉,各归其所喜嗜。久而过瘾,则令人轻易上瘾而“偏嗜”。五味入五脏而有所偏好,过则伤,久则着。

酸味收敛入肝经,首选五脏配属之肝,但过量则壅滞肝经,久则伤肝,有肝病者尤其不宜,此《内经》所谓“久坐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的劳伤道理,其他皆类推。《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八;常毒治病,十去其九。无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说,“食药”和“医药”(毒药)有别,用医药治病见效快,用食物养身见效慢。由此可见,五味与五脏相关。五脏与五行相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味归五脏,所以与五脏相似的五行类属也自然归属五行了。

按照五行味脏对应表:

1.木(肝、胆)对应的五味为酸,《内经》云:“肝欲酸,急食酸以缓之”、“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灵枢》亦说:“肝病者,宜食甘以舒之”,这些说法说明:肝体喜酸性收,正虚急者宜补酸,因酸能收敛缓急,使易于坚脆。

2.土(脾、胃)对应的五味为甘,脾亦为“仓廪之本”,其体喜甘性,喜补而恶泻,喜得补食甘味而缓急,得湿热之味则困脾。

3.火(心、小肠)对应的五味为苦,《内经》亦说:“心苦缓、急食辛以行之”,又说:“苦先入心”,心体喜苦味、苦寒性、苦燥性,正虚缓者急补苦,因苦能泄热燥湿。

4.金(肺、大肠)对应的五味为辛,《内经》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缓之”,“肺苦气上而不下,今之酸以泄之”,说明肺喜收肃忌上逆,喜用苦质重之物引气下行。辛味发散走气属阳,可宣发肺气、调上逆之气,故辛味又属肺经。

5.水(肾、膀胱)对应的五味为咸,《内经》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咸味入肾,补肾气”,说明咸味补下焦肾、膀胱,可滋润肾燥、滋润消渴。肾体喜“咸味”,正苦燥急者急补之,使易于濡润而“滋润”,得甘热之味则消肾。

由此,我们说“食属于五行的哪个”有答案了。食属于五行土,食之五味(酸苦甘辛咸)入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行类属相配,即酸入肝(木)、苦入心(火)、甘入脾(土)、辛入肺(金)、咸入肾(水)。

“食”在中医五行里的地位相当重要。食为人体提供了营养,土为万物之母,而“食”五味入脾胃,脾土属五行土,中医五行土旺可以克伐五行金,所以《内经》有“思胜恐”(思为脾之志,恐为肾之志)的说法,说明食为人体“内壮”,而五行土旺,肾水反被土克,肾为脑髓之本,是说食之五味对脑神经有镇静作用、养静以“安神”(中医五脏系统之“心”字为广义),可以“胜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