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大学生培养自身的体育意识可以从两方面来做起:
(一)认识上要重视体育锻炼
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做好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准备。体育意识是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形成的,大学生首先要积极参加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身体的体验和学习,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意识到体育能够为就业后的工作、生活及进一步深造提供坚实的体魄,体育自身还具有娱乐的功能,有积极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效。大学生有相对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宽裕的时间,应利用大学阶段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把体育看作是对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项有效手段。
(二)行动上要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
从实践上培养体育意识,就是要积极主动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把体育融入自己生活,使体育成为“终身化”、“个性化”、“民主化”、“社会化”的健身活动。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他们成长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要积极的克服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要主动把体育锻炼列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日程当中,成为一种习惯,在此过程中,体育意识在得到强化。还要积极组织和参与班级、院级等群体的体育活动,培养健康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对体育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大学生认识体育的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到自愿的过程,应通过体育参与,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发展,最终形成自主体育意识和自主体育的习惯,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