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正常大便几次?
由于母乳中以卵磷脂含量最为丰富,蛋白质成熟度高,钙磷比例正当合适,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呈金黄色,软状,且无臭味,每天大便2-4次。人工喂养儿的大便由于牛奶中碳水化和物含量较多,所以大便多为黑色或者褐色,较干,且不易大便,每天1-2次亦有可能。混合喂养儿一般表现为黄色的糊状大便,大便中可能夹杂有血丝,且次数多为1-2次。
婴儿大便次数的多少跟食量有着很大关系。有的婴儿每日大便多次,且排便时间在吃过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若这时喂奶,宝宝又会出现胀肚的现象。从婴儿的大便次数看,婴儿的胃容量不是很大,胃容量不足的首要表现就是食欲不振,若此时继续喂奶,则势必加重胃肠负担,引发胀肚。所以婴儿每次大便后不急着喂奶,这样可减轻胃肠负担,宝宝胀肚情况自然也得到缓解。
宝宝大便次数多而且稀还可能是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并未发育成熟,分解食物颗粒的能力较差,使体液中电解质紊乱,所以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的情况。针对此情况,家长可为宝宝选择一些易消化的奶粉。
宝宝大便不正常,最好吃中药调理
宝宝大便不正常,最好看中医吃中药来调理,不要随便吃点调理脾胃的药物,因为中医认为脾胃消化不良的症状分为不同类型,如果调理不当,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症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脾胃虚寒型:表现食欲不振,伴形体消瘦,腹部胀痛,喜温喜按,大便溏稀或腹中寒痛,口唇色淡,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滑,脉虚缓。治宜健脾补气,温中散寒,可用良附丸,丸剂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汤剂可用良附丸加味汤,煎服每日一剂。
胃阴不足型:形体消瘦,口渴舌燥,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有便秘,伴饥饿感,唾液较多,舌质红,苔少津或焦黄,脉细。治宜养胃阴,润肠腑,可用益胃汤加味,可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若大便干结者,可用导泻中药通气。
痰浊中阻型:腹胀腹痛,大便稀溏,混有黏液或脓血,时有咳痰,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而舌体胖,苔厚腻,脉虚滑。治宜健脾化痰,理气消胀,可用愈化痰饮,汤剂每日1剂;可用萝卜子合剂,每次12克,每日3次。
肝胃不和型:腹胀腹痛,烦躁易怒,不思乳食,大便不调,或见呕吐,掌心红,脉弦,舌苔白或厚腻。此型是消化功能明显紊乱,致病因兼有肝郁,治宜疏理气机,健脾和胃,可用开郁健胃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可用香薷3克,扁豆10克,厚朴6克,陈皮5克,枳壳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