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几个?

燕侯赏燕侯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2个,顺序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说,古时候,人们发现老鼠能感知天气,当有狂风暴雨的时候,它就会跑到自己的洞里;同样,当大地出现旱情时,它也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古人把老鼠作为预报气象的动物并尊称它为“仓鼠”或“子鼠”。而每年农历十月,也正是收获季节的开始,所以,鼠又成了收获的吉祥物。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就已经认识到牛的重要性了。《礼记·郊特牲》载:“国教曰祀社,祀社之日,主昏暮而祀之,执豕于牢,食实豆,饮醴酒。”也就是说,当时已经建立了晚上祭祀祖先的习俗并且用酒肉祭祀。而祭祀所用的肉一般是猪或者牛。由于牛对农业生产有很大贡献,所以,牛渐渐成为农事的象征。

虎是百兽之王,又是武神。据说可以驱除邪魅。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的未知恐惧感很强,认为世间有很多妖魔鬼怪,而老虎就可以驱逐这些妖魔鬼怪,保护人类和庄稼。历代都有人将虎当作辟邪之物。而在农耕社会,人们对大自然恐惧感最强的时候莫过于惊蛰之时。这时,春雷乍动,百虫苏醒,农民开始春耕。于是,古人便以虎驱虫,期待有个好收成。

《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蛰雷始响,草木萌动。”宋人苏辙则有诗云:“田家望岁勤三饷,海国惊雷入五更。” 所谓“惊雷”,也就是打春雷的意思,即现在所讲的“惊蛰”。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地位很高的动物,是华夏民族精神的化身。而且,龙的形象逐渐被神化,据说它能行云布雨,滋润万物。每年的谷雨时节,也就是春季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九天,正是种植农作物的关键时节。这时候,雨水充足,阳光明媚,正是播种最佳时期。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古人往往举行隆重的祭龙活动。

《周礼》中就有相关记载:“以夏日至致社稷,祀告至矣。”“夏日至”就是指的夏至,而“社”指的就是土地神。因为古代把土地神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每逢夏至,帝王都要亲自拜祭土地神。 而“蛇”就是龙的化身之一。古人常常将蛇与龙并称为圣灵,如神话中的禹王,就是大禹的别名,传说是条无角之龙。而民间传说更是有很多龙化为蛇的故事。蛇的地位虽然不及龙,但也是非常尊贵的。

据说蛇善于占卜,古代有许多关于蛇占卜的故事。而在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用蛇占卜的风俗。如果占卜的是吉凶,一般以阴晴定结果;如果是占问治病之事,则以药草是否可治愈来确定答案。可见,蛇在古代心中地位之高。 至于为什么是马而不是其他动物代表夏天呢?这大概是因为马属烈性动物,生机旺盛,与“夏至一阴生”的天道相符合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