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融投资策略?
金融投资策略(Financal investment strategy) 是指以实现预期目标为出发点,对资产选择、资金成本和市场时机等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安排的一系列活动。它是投资者实施金融投资行为的具体蓝图和科学依据。
一个完整的金融投资策略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投资的总体目标 在明确投资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合理且切实可行的财务计划是成功实施投资的重要前提。 (二)资金的总量与结构 决定金融投资和理财的关键在于资金的量和结构是否得当。在量上,要符合个人或家庭的实际需要;在结构上,要保证流动性、安全性和收入性目标的实现。
1.流动性(Liquidity) 要求资金便于迅速变现而不损失价值。如果将资金暂时闲置不用,则存在贬值的风险。一般来讲,流动性的时间限制越短其风险越小,收益也应该适当降低。相反,如果允许较长时段的闲置,则会因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使收益率升高并相应增加受益。但应注意,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未必能随时变现,如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基金。
2.安全性(Safety) 指由于种种原因,资产可能无法收回或被损毁时所造成损失的最低限额。在确定资产的购买价格和持有期限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进行合理的配置。
3.收入性(Income) 是金融资产最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它是指财产的所有者因为财产的流通而产生的可得现金收入。收入的获得一般依赖于资产的出卖或者提供信贷便利。
4.成本 如果投资的目标难以实现,策略再好也没有意义。因此在考虑了上述几方面之后,还要认真计算各项支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费用,尽量降低交易成本。还必须尽可能减少机会成本——由于抉择失误所造成的损失。
(三)预期的收益与风险 对冲基金的收益率显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两难的选择——既要保证本金的安全,又希望有较高的收益;或者在风险与收入之间作出选择。实际上,完美的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最佳的方案应当是尽力趋近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应该尽可能降低风险的报酬,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增加收入。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种最优状态只能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