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利再投资?
说到红利再投资,得先说说股利,因为它是红利再投资的来源;而谈及股利,又离不开公司的分红政策。 所谓分红,是指公司从净利润中按法定程序提取一部分盈余,分配给股东(投资者的过程和形式) 。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以利润发放股票股利即派发现金股票,这在理论上属于股利的一种;但很多公司为了配合股权分置改革或融资的需要,采用送红股的形式,将未来拟分配的利润以送红股的方式提前锁定,在利润实现前不进行现金的分配。
尽管两种形式各有利弊,但从国际角度看,采用送红股的形式却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可以更多地运用公积金(资本公积金、盈利公积金)转增股本而不必支付现金。我们这里讨论的红利再投资主要指送红股后的股票溢价。
那么,如何评价一个公司的分红政策呢?一般认为,公司是否分红以及分红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法律对分红没做限制要求的,此时决策权在于公司;
二是是否有更好的资产用途,也就是说有没有比分红更好(收益高)或者相同(风险低)的投资机会,如果有则考虑不分红或者少分红,反之则多分红。 比如对于银行来说,资金的主要用途就是放贷,因此其经营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分红不会太高,甚至会出现负值(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而对于某些高科技企业则不同,他们往往具有高成长性,资金最宝贵的用途是投入到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中,这些公司往往会有很高甚至超过50%的分红率。当然,如果企业遇到特殊情况,可能会改变原有的分红计划,比如用来进行扩张的资金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