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大黄有什么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阴阳失衡、邪气内生引起的,而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药物具有“四气”(寒、凉、温、热)和“五味”(酸、苦、甘、辛、咸)的特性,从而对机体产生某种刺激,引发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熟大黄是大黄的炮制成品之一,将原药大黄用开水拌炒或蒸制而成。生大黄性味苦寒,善于泻下泄热;熟大黄却归脾胃大肠经,性质转为温补,主要的功效是活血祛瘀、止泻明目。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胸腹痛、腹泻、黄疽;血滞经闭、痛经;目赤肿痛、视力下降等等。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也表明,熟大黄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镇静、强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血脂、溶解血栓、抗休克、抗肿瘤等作用。
由于熟大黄性质转向温热,所以对实热所致的疾病疗效最好,而对虚寒性疾病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在使用熟大黄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正确选用。并不是所有热证都用熟大黄,《药品化义》有言:“若气虚血弱,脾土不运,腹疼大便溏泻者禁用。”在用药前,首先要分辨病症是由实证还是虚证引起,只有对症选用药物,才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第二,适量服食。《本草新编》曰:“大黄,入手厥阴血分之药……若大量服用人则损及脾气。故凡病宜使用大黄者,量尚可多服,亦不过多则二钱而已。少则一分,病解即止后,不必尽服该分之数,此则安全稳妥,无伤元气矣。”使用熟大黄一定要适量,避免因为服用过量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