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小剂量的作用?

竺金昕竺金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多巴胺是一种脑内神经递质,属于儿茶酚胺类递质之一(还有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通过激活靶细胞上的多巴胺受体(D1/D5亚家族受体)发挥作用。这个受体分为7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又分为若干亚基,目前发现的D1和D5亚族的亚基有30种以上。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多巴胺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但是多巴胺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最为深入。

1809年Cuspinian首次描述了多巴胺这种物质并证明其来源于黑髓(black substance)。 1956年,Acholonu等从猪脑中分离得到多巴胺,并且确定其化学结构为3-羟酪胺。1965年,Kosterlitz等发现黑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由此开启了神经元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年代。 目前认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单胺类神经元递质。它还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除了下丘脑以外,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许多部位都含有多巴胺能神经元。这些细胞可以合成多胺,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释放。 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也能合成和积累多巴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s)和外周血淋巴细胞都能表达D1、D2、D4和D5等多种多巴胺受体,并且受到外源性和自身免疫机制的调节[1]。在心脏、血管、肾脏、肺脏及胰腺等部位,也都能检出多巴胺能神经元或者含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株。这提示我们,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是调控多巴胺生化途径的关键部位,但周围组织器官对多巴胺的生成和作用也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鼠体内,不同的大脑区域以及不同的培养体系,多巴胺的作用效果是有差别的。

例如,在大鼠的海马和皮层(大脑的记忆和学习功能有关的部分),低剂量的多巴胺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小脑和蓝斑(控制心率、呼吸节律和肌肉收缩的部位),甚至可能在甲状腺,则必须使用较高剂量的多巴胺,才能达到相似的效果。 这可能意味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部位的神经元对于多巴胺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而高剂量的多巴胺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药物载体,将小剂量的多巴胺高效安全地送至病变部位发挥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