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行业五行为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主要阐述的是事物的规律性。 人的身体有形质,如肌肉、肌肤、筋脉等,这就是人体的“形”;人体还有动态,即呼吸、脉搏、血液流动等,这是人体的“气”;除了形与气,人体还有功能,如精神、意识、思维,还有感觉与知觉,以及信息传递等等,这称为人体的“神”。
在人体的三部曲中,形为体,气为用,神为主。这个主指的是具有自主性、控制性的系统,它包括心神和脑神两个部分,因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又谓之心神,属火;而脑为髓海,元神之所居,属水。另外中医认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具有储藏精气的作用,故称为“五脏之精”。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用以分析事物阴阳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个朴素唯物主义方法。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所构成,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万物。中医学常以五行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组织的生成、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现象,并指导人们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
五行学说应用于养生,主要是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指导人们的饮食起居,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它还指导着药物和针灸等治疗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五行的相乘相侮也是与人体有关的,《黄帝内经》已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顺应自然的原则。在临床上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帮助确定病理性质的来源。
例如,某一患者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两颊潮红、口干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医生根据这些表现考虑属于阴虚心火旺的症状时,就可以进一步结合其发病的季节,进行辨证论治。若是发病在夏季,则可诊断为“夏实(心)”证,临床用药多选用黄连、黄芩、竹叶、生地等药物,若是发生在冬季,则称为冬寒(肾)伤木,可用麻黄、附子、肉桂、五味子等药物。 总之,五行学说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作为初学者应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原则,随着认识和经验的增加,可以逐步深入探索其中奥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