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五行属什么?

毛傲毛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转也”,可见它是一个动词,而且是指的转动、旋转这种动作。 那么五行之中有没有“动”这个属性呢?其实还是有的——水、火是动的,木是屈伸运动的,金是切割运动。所以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说的话,金属器是可以用来克水的。但是问题是,古人没有金属器皿的概念,把青铜器当金子使,又认为金不能生水,所以才产生了以铜制器来防止水患的想法。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再往前追溯一下,其实这个想法的产生与五行本身的理论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关于五行的书,很多都是在西汉之后才形成的,而在此之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十分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商周时期对五行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朴素。比如《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子太叔和郑简公讨论祭神的用牲: “大巫祝曰:‘嗣孙不苟’(郑国祭祀时的大巫师说)‘敢告卜筮,谢于社,询于冥。’”

大巫师告诉郑国的君臣,祭祀用的牺牲必须是要经过占卜问神的,否则就会遭到神灵的惩罚。这里的“谢”“冥”都是神灵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的神灵已经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至高无上的存在了,而是变成了可以询问的对象。那么,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大巫师能够知道如此详细的信息呢?这就说明在当时人看来,神明就住在人间,只是凡人看不到而已;人间的吉凶祸福都与神明有关,只不过一般人不知道罢了。

那么,为什么大巫师要提到“嗣孙不苟”这句话呢?这就要联系到当时人对五行及其关系的认识问题了——“嗣孙”就是后人或者子孙后代的意思;“不茍(苟)”则是不随便、不轻率的意思;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已经把后人和子孙后代与五行联系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与当时的祭祀风俗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人在举行祭祀的时候一般都要先占卜问卦,然后根据卦象来决定祭祀的对象以及所用牺牲的品类等细节问题。而之所以要先占卜问卦,是因为他们认为祭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神的帮助和保护,而神是有其特定属性的,只有所祭之神符合卦象中的信息才能起到作用,否则的话就会遭到神灵的惩罚。

因此,将后人或子孙后代与五行联系起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便于他们进行占卜问卦。所以说,郑简公时代的人们已经有了后代属土的观念。既然后世之人属于土地之神管辖,而金属器具又有遇水则沉的特性,从而形成了以铜制器用以避免水患的思想。这也是很自然的吧! 其实到了春秋末期,这样的思想已经非常普遍了。比如孔子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山节、藻棁(shuò),君子不以为乐也;而况郊祀之乐乎?乐之斯何? 丧国之乐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鲁国三官庙的殿堂柱子雕刻成山的形状,梁上雕着海藻图案的天花板,作为君子是不会将其当做快乐的源泉的。更何况是将它们用在郊祀这样重要的祭祀活动当中呢!既然这些建筑是用来祭祀祖先的,那为什么会像丧国之乐一样让人听起来觉得悲伤呢?这是因为鲁国三官庙是用来祭祀周公的,而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西周的创立者之一,他的功绩自不必多说。但令人遗憾的是,公元前480年时鲁国发生地震,三官庙毁于一旦.后来被重建在了现曲阜孔林之内。

优质答主

五行中没这个叫法,你说的应该是八卦中的震、兑卦的象。 其中,兑为少女(少女就是小女娃)和泽;震为长男(长子)和雷。

周易里是这样说“乾为天”,“坤为地”。这里把天地分开了,那为什么乾坤两卦要放在一起呢?那是因为“天在上,地在下。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男人在外的打拼是外露的,像天一样;而女人的内刚则像大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