妧五行属什么意思?
《玄学问答》,作者(明)冯梦龙著 问:“《易经》之学,起于伏羲,成于周文王,而极于孔夫子。”这话有什么意思么?是指这三个人发明了易经还是别的什么?还有所谓的易数、易理到底是什么呢?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答:“伏羲画八卦,是圣人观象系辞,而卜筮之法始此。文王演周易,是圣人观伏羲卦形,而断吉凶休咎之言始此。孔子作十翼,是圣人赞周易之文言,而明君子学之程序始此。若易道尽于此三圣人之言,则《易经》岂不简单了?”——引自《京本通俗小说·花间集·序》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 “伏羲画卦”,并不是指他发明了八卦或者易经;而是说伏羲观察天地万物之象,用自然界的万物比喻人事,从而得到哲理的启示,这实际上是开始了“周易”这一部书的文字记录——“开始有了易经这本书”。
“文王演易”也不是说他发明了一种占筮的方法——因为伏羲就已经会占筮了。文王演易,是说他根据伏羲所看到的万物之象,进一步推算它们会发生何种变化,并把这些推演过程和结果写在纸上,形成了“周易”这本书。
“孔子作十翼”也不是说孔子专门写了那十篇序文(《彖传》《象传》《系辞》等)——这些内容本来就存在周易之中,“十翼”指得是孔子做的注解,帮助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就像翅膀一样让本书飞得更高。
要举例说明易学的内容是很困难的,因为它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多领域,而且本身也包罗万象,很难举出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其全貌。 不过可以举出其中一个例子来证明易学的博大精深:比如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无妄而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解读的话,就是“没有妄念反而获得了”,显然这是不对的。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来自于周易的第35爻,上九,“无妄,行有眚(shèng,灾病)”。它的下卦为乾,乾为马,马走在路上,怎么会“有眚”呢?原义是说自己很谨慎,没有狂妄的行为,然而走起来却出现了灾难。这就是对“无妄”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