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会普及吗?

羿芝雅羿芝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共同组成我国目前两套体制下的养老保障体系。 企业年金是在政府强制力保证下建立的保险与储蓄相结合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它由国家牵头监管、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运作,由企业和个人承担相应义务的一种长期养老金制度。其特点是强制性、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性和社会共济性。

企业年金的实施对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人,包括用人单位的所有者、管理者、一般员工和下岗职工。只要是这些人员的劳动关系存在于某个企业,并且具有法定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就可以参加该企业的年金计划。 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国家于2004年在《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试点方案,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后试行。此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陆续出台了本地的企业年金试点办法。

然而,由于现行《企业年金办法》是由人社部颁布的部门规章,因此地方规定的试点范围被严格限定在部分行业。例如,在天津、成都等地规定中,企业年金计划的参加单位须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而在一些地区的规定中,甚至将试点单位的经营范围限制为“三资”企业。尽管有上述种种限制条件,但我们还是从这些地方性的试点办法中看到了未来企业年金发展的方向——强制性、基金市场化投资和共济互济。

目前,各地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不同的缴存比例。一般而言,盈利企业和盈利事业单位缴费比例为利润总额的18%,亏损企业和事业单位则按亏损额的18%缴费;其他行业则一律按职工工资总额的6%计提。

对于缴费比例的确定原则,各地的试点办法大同小异,即参考了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缴费比率(企业缴纳税前利润的25%~30%,员工个人缴纳税前收入的7%),同时也考虑到了中国当前社会保障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的现状。还有一些地方规定,企业缴费用于个人账户的部分可以从税前列支,而用于集体账户的部分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除缴费比例外,企业年金的其他关键要素也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是企业年金的账户管理问题。从实践来看,目前大多数的地方性试点办法都借鉴了社会保障的账户管理办法,为企业年金单独设立账户,进行规范管理。

其次,是企业年金的资金筹措。按照目前的要求,企业年金采取的是“企业缴费+个人缴费”的方式筹资。其中,企业缴费原则上实行全员募集,以个人工资作为计算基础;而对个体劳动者和非在编人员,也可以采用单位缴费方式。另外,在有条件的地区,经省级人社部门同意,也可试行企业一次性足额交纳方式。

是企业年金的给付。企业年金的具体金额和发放流程由各单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试点办法制定。但无论怎样调整和完善,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险的延伸和补充,它的核心功能都是帮助人们应对老年的经济风险,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红淑博红淑博优质答主

我国企业年金刚刚起步,参与率不高,覆盖面还比较窄,还面临这企业缴费能力有限、基金管理和运营体制不成熟、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年金目前还很难普及。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企业、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员工个人之间在收入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既要符合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又要考虑到地区和企业之间的差异。目前的规定要求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企业有相应的经济能力,并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因此,只有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才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目前企业年金主要是以中心城市、大型企业为主的高收入群体在建立和实施。因此,企业年金不可能很快在全国普及,也不可能覆盖各个阶层。

一些规模较小、经济能力较差的企业,以及职工收入不高的地区还难以实施企业年金计划。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年金必然会逐步普及和推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