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的五行属什么?
《尔雅》云,“目广而媚,子午卯酉见者,千里之外一眼,谓之天眼。”注曰,“此经以五行为言,则目有五行。火曰荧惑,土曰视辰,金曰太白,水曰辰星,木曰岁星。” 《管子·小匡》云,“木为行,火为刑,金为声,水为事,土为生。” 《淮南子·天文训》,“凡五星之变,风后太尉主之;日变,司徒司空主之;月变,司马主之;星辰变,司民司空主之;虹蜺日月薄蚀,司马主之;彗孛飞流,太史主之;流星杂犯,司寇主之。”高诱注曰,“五星,五行之星也。曰木、曰火、曰土、曰金、曰水。”可见古人是以五行为说明星的分类的(其实现在的星空划分也是以恒星为类)。所以从五行角度来讲,眼睛是有五行的。
但是,这种归类是现代人的看法,并不符合古人心意。古代人认为天上有十二次,一次对应一星宫,一宫含三星辰——所谓“三垣四象”或“二十八宿”就是这样来的。这十二次又分为四方,每方有三个星官,合称“十二次方”。其中有一方是“翼”,翼属凤,因此这个方向又叫作“凤巢”,这正好与“子午卯酉”相配。
所以《尔雅》所说的“子午卯酉”其实指的就是“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既然“子午卯酉”已经包括在“凤巢”之中了,那么它对应的自然就是“翼”中的星星了。而这四个方向的星星都是“土”星管辖的。所以,无论从《尔雅》还是《管子》的角度来看,眼睛的五行其实都是“土”。 “土”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土”字曰,“地之气,柔润之时。”徐铉注曰,“今江东呼土为泥。”“泥”是什么意思呢?《尔雅》释“泥”字曰,“滓涅,垢也。”郭璞注曰,“亦作汙。”“污”是什么?《说文》解释得很漂亮,“污,池泽多泥。” 所以说,从眼睛的五行来看,眼睛应该是带一点土气的。
金木水火土五个要素互相滋生,同时也互相制约,由此构成五行整体的和谐,在人类身体上得到具体表现,也说明了人体内脏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的,通过五行的生克规律可以解释。
其相生秩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其相克秩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按照中医学以管代脏的理论,把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类比,有:
1、木通肝。肝胆互为表里,具有疏泄调达之功,好比树木有生发条达的特性,所以肝胆归属于木。又因肝主筋、两目赖肝血濡养,所以筋与目的生成和功能也归属于木。
2、火通心。心主血脉,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主温煦血脉,推动其流行,犹如火热能温暖事物,使血脉充盈,流行不息,所以心与小肠归属子火。又因心开窍于舌,舌能言语、辨别味觉,全靠心神主持,血脉温养,所以心与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皆归属于火。
3、土通脾。脾与胃互为表里,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转输精微物质于全身之功,好比大地生养万物,脾与胃也生养人体的气血,因此归属于土。脾胃又赖肾阳温煦,而肾司二便与大肠互为表里,所以大肠也归属于土。另外,口能摄取水谷,肌肉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故口与肉的生理结构与功能亦归属于土。
4、金通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司呼吸,肺气下达,推动大肠的传导功能,其肃降之性有清肃下行的特性,类似于金属有清肃、收敛、下降的属性,所以把肺大肠归属于金;此外,皮毛与鼻为肺所主,故皮毛与鼻的生理功能也归属于金。
5、水通肾。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腰为肾之府,发为肾之华。肾司二便,主水液之二肠,水液有下行滋润之性,与此相似,所以把肾与膀胱归属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