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是五行属什么?
汉字和汉字五行,一直是易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不少人认为“字”的五行就是字体的五行;也有人认为字的五行取决于部首或偏旁,因为古代人起名、写字多依据繁体字,所以用繁体字计算的“字”五行才算准确。 那么到底哪种算法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来说,用笔画数来计算的字五行是正确的。 因为五行生克是根据天干地支所代表的阴阳五行之气的流转变化规律推算而来的,而每一干支都代表着一定的五行属性,这个属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东”属木,“东南风”中的“东南”属木火,这些都属于自然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样,我们计算字的五行的时候也要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用五行相生相克推衍出来的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如果我们违背了这种自然规律,有时就会自食恶果。 所以我们在分析八字、预测未来时,如果所给出的方案有悖于自然发展规律,那就千万不能执行,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就像有人八字缺水,忌水,你却建议他多饮水,那绝对是大错特错的。
有人会问了,那我用简体字,或者用异形字,如“春”字写成“萅”,“千”字写成“千言”,这样算不算破坏字的五行呢? 其实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待。 其一,从历史传承来看,现在通行的简体字大多是由古字简化而来,如“春”“千”等字,虽然繁体字比较复杂,但是简体字却符合了当今人们的阅读习惯,这点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从五行角度看,也没有问题。 其二,有些异形字,是古人发明创造的,是为了满足特殊需求而产生的,它本身就与繁体字属于不同体系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出现五行矛盾的情况就不值得奇怪了。
另外,古人的名字可不是像我们今天一样随便起的。 古人在起姓名的时候是很讲究的,一般由姓氏+名(字)组成。其中姓往往是家族继承的,而名(字)则是祖先取好的,或是同辈中排行命名的。也就是说古人的名和字是与出生年代、家庭背景紧密相关的,具有时代和家族特征的五行。这一点与我们现代人起了很大的差异。现代很多人起名往往凭喜好、图吉利,导致姓名五行失衡,或五行相克的现象很普遍。这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