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资本管制?
从历史角度看,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是没有外汇的。改革开放前,除了少量工业制品外,我国的工业基本是依赖重工业基础、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的低附加值产业。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我们逐步放开市场,鼓励出口,并引进外资。但当时由于国际分工格局与今天不同,发达国家掌握着高端产业链,发展中国家如我们则掌握着低端产业链。我们实行了最低进口关税和最高出口税的政策,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竞争者的伤害,同时利用税收政策对资源类产业进行补贴,鼓励其大力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们逐渐放开对金融领域的管控,但始终未放弃对国家外汇的管制(主要是居民海外直接投资汇回以及贸易项下的外汇)。1993年之前,我们实行的是结售汇制度,即在银行间市场上强制卖方(外贸企业)买入外汇、买方(进口企业)卖出外汇;1994年之后,虽然取消了结售汇制度,改为实行浮动汇率制,但仍然通过外汇管理手段调节进出口。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到2006年底已达到1.1 trillion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对于“超国家储备”现象的争论也从学术界进入了决策层。如何处理巨额外汇储备?对外转嫁通胀风险还是对内调整宏观经济?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2007年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列外汇管制措施,主要内容有:严格禁止金融机构和企业、个人违法套汇、逃汇、洗汇,加强跨境资金监管,打击各种形式的洗钱活动,严查外汇恶意炒作行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