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在十二生肖指什么?
子鼠 《千手观音》的故事中,千手观音以一化千,化身无数,为苦难的人类拔除病痛、带来幸福。她的第一个化身就是一个手持妙莲的白色鼠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西域国记》),这个形象恰好对应着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春节是新的轮回的开始,“一元复始”,万物更新。而我们也在新的一年里,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永无休止地忙碌着,追求着自己心中的美好。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奋斗,就像那鼠守粮仓、拼命攒钱,只为过上美好的日子;我们也会在忙碌的日子里忘记自己出发时的方向,就像那鼠偷油时掉进了井里,在黑暗中迷失了自我。然而只要我们心中有美好,无论怎样,都可以像千手观音那样,从一只污秽的老鼠开始,用无尽的智慧与慈悲,化作满天星斗,照亮自己和他人的前程。 丑牛 “泥牛戏水”,这是古时人们用来比喻春节的词语,而如今的我们都已经忘记了这独特的民俗。每逢新年初一,人们会把用稻草扎成、涂色装饰成的“泥牛”放在河滩里让它们沐浴,寓意着驱灾辟邪。这也是对“元亨利贞”中的“利”的理解和运用,“利于根苗”正是春的馈赠。 同时,“泥牛戏水”也蕴含了古人对于大自然循环往复规律的认识——就像那水不断地流走,又不断地回到源头,无论外界如何改变,生命总会找到出路。就像现在,即使我身处北方,心灵依然可以在春日里徜徉。 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零食之一就是“玉米花”,浅黄色的脆脆的小饼子,被埋在雪底下,只有透过积雪才能看见一丝丝金黄,仿佛那是春天刚刚绽开的芽儿。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把它们拿出来,对着阳光细细端详,然后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整个冬天都是甜丝丝的回忆。 现在想来,那些“玉米花”不正好就是我的童年吗?小小的,金黄金黄,被深埋在记忆的雪地底层;我又何尝不是坐在窗边,透过凛冽的寒风,遥望远方呢?
寅虎 在古人的日历上,正月恰如猛虎下山,气势磅礴。无论是杜甫的“三月桃花雨,千军扫百花”还是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都描绘出春光浩荡、万木葱茏的画面。而对于农人来说,此时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立春春雨贵如油”,他们在田间认真地耕作,期待秋天丰收的硕果。 而我们这些远离土地的人,是不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耕耘着呢?虽然我们不可能像农民伯伯一样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是我们可以像他们那样辛勤地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同时在精神上保持富足。如果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能种下希望的种子,用心浇灌,精心培育,我相信我们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卯兔 兔子在传统文化中是富贵的象征,不仅因它的形象娇小玲珑,更因为它与“禄”谐音。因此古人认为,新年拜祭兔神,可以给人带来好运。
而在现代人的眼里,兔子的形象也许没那么吉祥,它代表着温柔与脆弱,让我们想起故乡的明月、母亲的白发以及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虽然岁月如流水,匆匆流逝,永不返回,但我们依然能在月光下,找到那滴落的泪水,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温暖。 也许我们都是那只兔子,为了得到母亲的一点爱,为了获得月亮的温柔,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流干最后一滴血,飞离温暖的家园,也无怨无悔。
辰龙 《千手观音》里有这样一句唱词:“南来北往总相逢……”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暗含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道理。就像那条长长的河流,它流淌着,与岁月相遇,与众生相见。 河流并不宽广,它只能容纳下自己脚下的土地;它也不是最年轻的,因为时光仍在流逝,新的河流将会出现,并终将把它覆盖。然而,只要土地存在,河流就不朽。就像现在,我在写这篇长一点的解答,而你们在读这篇短一点的提问。当我们合上书本的那一天,这条河流也就停止了流动,但所有的故事都不会结束,因为这些故事早已在我们的心里埋下了种子,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重新编织成新的篇章。 新的一年,愿我们有缘能再相逢。
巳蛇 传说天地初开之时,世间有“四方神”,即东皇太乙、西王母、南帝释梵、北帝颛顼,他们的神职各有不同,“东皇太乙主司春天,天下草木自东而生”“西王母掌管秋季,万物成熟于西方”“南帝主管夏天,火神祝融为其驾”,而北帝却是唯一不见于文献的神明。后来道教兴起,“北帝”改为“真武大帝”,专司斩妖伏魔之事,成为了民间信仰中最有名气的神仙。 而在我的家乡,传说正月初七是人祖娘娘的生日,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点起灯火通宵达旦,为的是照亮人祖娘娘归家的道路,这灯光犹如繁星,连绵不断。 我不知道人祖是谁,也不知他为何而来,但我希望他能看到我们凡人的一片心意!
午马 马与羊相生,故“午”也称“马”。古罗马帝国曾盛行祭祀太阳神的风俗,他们把阳光称作“艾特尼克斯”,意即“上帝之光”,把每年冬至后的第3天作为新年第一天,并且把阳光直射地点的移动视为新的一天的起点。所以这一天,他们也如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全城狂欢,彻夜无眠。
古罗马的元旦与我国古代春节有所不同,它不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新年的到来意味着迁徙和征战的开始,他们需要依靠节日的狂欢暂时忘却现实的残酷和无休止的征战,需要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