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为何有五行属性?

尹俊娟尹俊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这个概念,是古人定义的,而不是我们现代所认为的五个。 《汉书·律历志》载:“凡元气有五,周而复始。”(注:这里的五并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5) 东汉王充在《论衡·物势篇》中论述了“五德终始”说:“火、木、金、水,各以其时,成其五色。” 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天》时引东汉张衡的说法,解释“四时色变”的原因:“春木德,其色青;夏火德,其色赤;秋金德,其色白;冬水德,其色黑;季夏土德,色黄。” 这种“五德”配色的理论,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到汉代开始建立起来,成为流行于汉代及后世的一种占验体系。 “五行”的概念也是古代定义的,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五行”。

《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论语·子罕》记载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六十而耳顺”的“耳顺”就指的是对“五音”能听得清楚明白。(注:这里的六应该指代的是甲子,即60岁)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在东汉时期已经完备起来。东汉郑玄在为《黄帝内经》作注时就运用了“五行学说”。 在古代的五行说里,“木”“火”“土”“金”“水”依次循环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帅鹤菲帅鹤菲优质答主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化的体系。按照汉字的造字程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类型,其中,象形字是造字的基础。汉字的形体是通过线条和笔画来表现的。

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其形体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表意的线条和笔画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晰。因此,如果把汉字的象形部分提取出来,仍能看到“汉字五行”的痕迹。例如,横画像地、竖画像木、撇画像金、点像火、折像水等等,这五行的线条和笔画是构成象形字的基本要素,因而也为其它类型的汉字所吸取。

汉字的“五形”特征,同古人对文字起源和本质的认识有着必然的联系。人们习惯于把笔画和线条,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根,笔和墨就成了造物的工具。因此,五行相生相克,在汉字中是反映十分明显的。因此,从汉字的形体上看,“木”字的一撇一捺、横坚,就包含了“木”字所特有的“金”和“土”的成分,只有土和木的相互配合,才能养神木之本,而横坚撇捺的相互交加,便有水的流动之势生,才能使神木之体,枝繁叶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