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钱哪里来?
最近,关于“房企暴雷”的消息层出不穷,很多人应该被“教育”了关于债务、现金流等问题的重要性。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恒大和碧桂园的财务分析报告,当时就觉得这两家企业的负债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没想到这次暴雷的是一向以“高周转、高杠杆”著称的融创。 根据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3月31日,融创中国的净负债率达到158%,母公司账上的现金及等价物仅674.9亿元,同比下降56%。
除了融资成本较高之外,融创的借贷结构也有待优化——有1981亿借款需要一年内偿还或到期续贷,而公司可动用的流通资金仅有1298.8亿,除了出售项目回笼资金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应对短债压力。 而早在今年三月,融创就出售了21个项目的股权给万达,回血347.5亿元;四月,又传出拟将上海虹口项目出售给万科,售价约55.5亿元。
事实上,在行业整体融资环境收紧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想要实现快速布局,扩大规模,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比如去年暴雷的泰禾,其背后其实也是“高杠杆、高速度”扩张的隐忧。根据其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泰禾的有息负债已达1719.24亿元,而当年的营收也才不过1027亿元。 到了2020年中期,公司的有息负债已经超过2000亿元,而对应的营收却只有1639亿元,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3%。
对于泰禾这样的企业来说,要想解决当前的困境,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把那些优质的项目卖出去,回归主业,但无奈市场有限,最后可能只能打折处理。 其实,很多企业的暴雷都是这个原因——前期靠着融资高杠杆扩张,后期经营不善,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进行业务止损或者转型,最终就只能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