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三线城市有哪些?
看了很多回答,基本都是按行政级别来划分二线城市,其实这样并不好,因为很多新一线城市实际上经济水平跟不少普通地级市差不多甚至更差,而一些普通的地级城市经济实力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一些新一线和二线中心城市。个人认为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如何并不能简单的看它的行政等级。 这里我给出自己的观点,以市区常住人口为基准,把城市分为四大类,其中A类包括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市区人口500万以上),B类是大城市(300万-500万) C类是中等城市(100万-300万) D类是小型城市(低于100万) 然后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再对每一类进一步细分。比如A类的超级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又可分为AB两个小类,分别对应着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同样B类的大城市也可以分成BCD三个小类,C类的中小城市可以分CD两个小类,最后是D类的若干小小类。当然,在分类时,应该尽量把同一级别的城市放到同一类里,并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对大类进行合理的分区。
这样的划分方法可能更合理些吧!下面用数据说话 (注:由于部分资料难以查到,有些年份的数字用了前后几年的平均值,比如2014年GDP总量用了2012年和2013年的平均值) 一.A类 1.超级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市区人口500万以上) 这类城市的GDP一般都大于两千亿元,而且普遍人均GDP较高,基本处于国内前列。除了个别资源型城市,大多综合实力较强,对周边地区有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①京津唐城市群中的四座城市 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唐山和秦皇岛 ②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几座重要城市 武汉、长沙和南昌,这三大城市也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潜力的几个中心之一 ③华南地区的两座省会城市 广州和南宁 ④西南地区最大的两座城市 重庆和成都 二. B类 大城市(300万-500万) 这类城市面积一般比较大,有的不仅面积大,人口多,而且还拥有很长的历史(如沈阳),文化底蕴也比较深厚;虽然整体实力不如上一类,但各有特色,在各自的区域都拥有重要的位置。
①北方的城市群 由大连和青岛两大沿海城市领衔,还包括沈阳、烟台、长春等 ②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几座重要城市 南京、杭州、宁波、合肥以及徐州 ③东北的老工业基地 哈尔滨、长春和沈阳 ④中原大地 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郑州
三.C类 中小城市(100万-30O万) 这类型的城市规模不大,但在区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特别是近年来,许多这一类的小城通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①江南水乡——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古镇村落 苏州和湖州的部分县镇 ②华北的工业基地 唐山、邯郸和太原 ③中原小镇 洛阳及南阳周边的县镇 四.D类 小城市(低于100万) 这一类通常经济欠发达,且城市功能相对较弱,但也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小城镇。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这些小镇有可能获得较快发展。 ①西北的戈壁滩上 兰州和乌鲁木齐 ②青藏高原的广阔草原 拉萨 ③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聚集地 昆明和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