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是什么生肖?
龙虎山的道教文化中,龙和虎都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先说虎,在道教文化的神系中,虎是有明确的职业的,即掌领百兽、负责擒恶扬善。《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就有“虎君巡行,阴阳皆监”的说法;而《道书援神契》则说得更明确:“虎君形像,身披金甲,手持金鞭,驾着金龙,在雷部做神将,统领群英。”在这里,虎君是作为神将的形象出现的。 在一些道教仪典中,虎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的法器拂尘,其形象就是由虎毛制成的。这是因为,按照道教的看法,人身上有三百六十节骨,每一节对应自然界的事物,而头发对应的是发节,所以用虎毛来制作拂尘,象征扫尽人间烦恼。又由于老虎身上有黑白斑纹,看起来就像刺着虎符,因此以虎作为道具,也有表示“虎符验真”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举行某些道教仪式的时候,必须由道士持虎,表示请神来临。
再来说龙,在道教文献里,龙的含义要广博复杂很多。一方面,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神性动物,与天界相通,《太上洞渊神咒经》里说,龙王居住的地方叫做“甘露之渊”(甘露也叫神井),而在道教经典里,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也是“甘露之林”;另一方面,龙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祭祀用的器皿,也就是古代所谓的“彝器”,《礼记·曲礼下》有云:“凡祭宗庙,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这里的“爵”指的就是酒器,而“散”指的是米器。事实上,龙的形象正是龙头蛇身的合体,所以有专家认为,之所以选用龙的形象作为礼仪用器,是因为龙具有象征吉祥的神性(《史记·封禅书》称汉武帝时“齐人少翁言能致神仙之府,……入海求蓬莱神山,及祠神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