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和五行怎么对应?

广梓轩广梓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好,正好最近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分享一下。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自然界是有周期性变化的,并且把这个规律应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天有24小时,一个月有三十天,一年有365或366天等等。这些都是基于阴阳五行的理论建立的农历。

“子午卯酉”分别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第四、第七和第九位; “金木水火土”对应的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和土。 那么结合天干和地支就可以组合成六个干支序数。每个干支序数对应着不同的五行能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子的天干是甲,地支是子,甲属阳木,子属阴水,为水生木。这个组合就含了五行中水和木的成分。同样道理,其他几个干支依次排开,每一个都是含有五行金、木、水、火、土的。

古人根据这个原理把一天分成八个时辰(从午夜1点至上午11点),每个时辰都是四个小时。并分别用天干和地支的第一个字命名——子午卯酉。其中子时和卯时各包含两个半小时,余下的四时辰各有半个多小时。 根据子午卯酉的推演规则可以知道,每个时辰的最后十五分钟由出生时间决定。如果出生时间在最后一个时辰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个人的时辰就是子午卯酉中的一个。

举个例子:某人八字是“戊辰,丁巳,乙酉,丁亥”,查表可知其大运是“庚子”。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确定他的流年。具体方法是:在六十甲子表中搜索“庚子”所在的位置——“辛丑”。然后看看前面一个是什么——是“辛卯”。再向前推理,乙未、甲午、癸巳……一直推到“癸巳”的地方。我们可以发现这里恰好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干支——“甲午”和“癸巳”。这就是他要寻找的流年,即1974年,因为这一年有两个立春,所以是双春年。

普媛薇普媛薇优质答主

题主说的“对应的五行”是个伪命题,这属于五行相生的范畴——因为水生木、土生金等是相生而不是相克;同样地,土克水、火克金也不意味着它们就相互对应了。 在中国哲学语境里(包括中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相生相克的观念,只有“中和之道”——即阴阳平衡与消长,五行在中和的动态下处于一种相对的关系中: 木生火,但火太盛则使木焚; 水生木,但水过旺则令木漂; 金生水,但金太多而致水土流失。 所以,五行的关系其实是一种中庸的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题,题目中的概念有“子时”“辰时”……这都是指一昼夜之中,24小时被划分成12个时段,每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或一个节气,每两个时辰为一个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