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轮渡在哪?
我是在上海上大学,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从黄浦江上的摆渡船开始。 那还是我初中的时候,父母在上海打工,因为住的地方离外滩很近,每天夜里都可以看到江对岸浦东的陆家嘴三件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南京西路的静安寺。
那时候学校里大部分同学的家乡都是江苏和浙江,只有我是带着全家的期望,从东北千里迢迢过来的,所以有点小自卑且内向。但是一到寒暑假,我就会坐一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回到上海,在外婆家度过美好且温馨的假期时光。
每次回沪都会乘坐黄浦江上的摆渡船,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当时摆渡船是有人工售票的,大概1块钱一次,在船上可以看到外面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货船,也有像我们一样去浦东游玩的白领,还有像咱们东北那样扒着船头歌唱的歌手。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童年没有电脑和手机,也没有那么多的玩具,但却是此生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每天和外公外婆一起看电视,玩纸牌,晚上伴着外外婆的摇篮曲入眠;每天跟着大人去市场买菜,逛超市,偶尔买一个冰淇淋或者烤串都能高兴一整天;暑假和堂哥一起去江边的公园玩耍,乘凉;冬天和外公外婆一起打扑克,聊家常。
我好像记得又好像不记得了,那些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后来,我也来到了这座城市上学,虽然这里充满了很多我不喜欢的记忆,比如被流氓同学欺负,被老师嘲讽,被孤立…… 但这里也有了让我魂牵梦绕的人,有互相陪伴,一起度过青春岁月的好朋友,也有让我心动,为之勇敢勇敢的初恋。
这座城市也有了我喜欢的职业——教师。我仿佛找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建立了属于自己温暖的小家庭。
可是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就像贾宝玉说的那样“无端弄出许多愁来”,即使在这座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依然如此。 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摆渡船上的那个卖票阿姨,她总是笑吟吟地问我:“姑娘,你上哪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