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五行属什么?
《说文》无“裂”字,而以“吕”为之音训;许慎所据是小篆的形体,在秦代已经出现了这种写法。 小篆之后,汉隶出现,又产生了另一种草书形态的“裂”字——从刀省声,不从力。 (见上图) 我个人比较推崇这一版的“裂”字,尽管我至今仍然不认识它。 然而这个版本的“裂”却是个合音字,它的结构是“刀立”二字的结合体——“刀”为声符,“立”则兼表之义。
所以此处的“刀”不能理解为象形字,也不能理解为指事字,而是一个后起的独体字。 “立”在这里也不是表示“站立”之意,而是一种“支撑”“撑持”的动作和状态。 所以本版的“裂”实际上写作“刀-立”二字。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小篆版与隶书版都从“刀”从“力”——它们都是会意字。 而此版则是形声字——所谓“刀立”其实就是一个象形字“立”加了一个指事符号罢了。 既然如此,那么何必要舍近求远呢? 这个“裂”就是由“刀+立”构成的——不过为了区别起见,我将上面的部分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独立的部件而已。
于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裂”字的构字原理了:“力”为声旁,用来标识读音;而在意义上,除了可以解释为何“破败”“分裂”之外,还可以进一步解释其字形中的“立”的含义——“裂”是一种类似于竖立的状态。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很简单了: 请问各位觉得哪一个版本的“裂”更为合理呢? ——————————分割线—————————
1.关于“裂”的解释 2.关于“力”、“刀”、“立”的关系及演变过程 关于许慎所说的六书,历来有诸多争议,而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清代学者戴震的观点。 在《述朱篇上·释六书》中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3.关于“裂”的读音问题 如果您有任何批评和建议,欢迎私信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