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指的是哪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活动规律。在中医领域中是用五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及其相互关系来概括和揭示人体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人体外在的五脏相应表现。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用以解释世界万物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行,即“行”,即运动、运行。五行说最初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五行,即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形态。这五种物质形态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可以区别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五脏,即:“心”(火),“肝”(木),“脾”(土),“肾”(水),“肺”(金)。由此,五脏与五行相类应,就成为中医学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框架,推演、演绎五脏辨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