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环相当于北京几环?

仲逸然仲逸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答案可能让人不太满意——上海的外环和北京的四环差不多,都是城市外围的快速路(高速公路);而上海的内环和北京的二环相当。 上海和北京同为超级一线城市,但是城市规划格局有显著不同。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上海的城市规划格局: 一般我们称上海的“内环线”为“老城厢”,即现在人民广场附近这个圆圈。

上海市中心大致可以定义为黄浦江两侧的浦东、徐汇、虹口、杨浦四块地区。这四块的界限大体上就是现在的内环高架路的区域,因此可以说“内环”包含了上海的老城厢以及周边地区。 而外环线即“大外环”则是这样: “大外环”即外环线,是上海市区通往郊区的快速路,也就是高速公路。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曾经长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即没有封闭的道路系统)。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主要的高速公路是“沪嘉高速”(现在的一纵线)和新建的沪宁、沪杭两条高速公路。这三条高速基本上沿袭了老京沪线的走向,也就是今天的沪蓉和沪汉高速公路。

由于旧京沪线在旧时并不经过南京和苏州这两个城市,所以从上海前往这两座古城必须走省道或国道。其中去南京要走“延安中路—人民路”这条主干道。当年“延安中路—人民路”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十里长街”(类似北京的前门大街)。不过,后来随着城市发展需要,这段路进行了分段改建,并在中间建成了静安寺公园,这才有了如今的轨道交通线路。 那么,既然“延安中路—人民路”算得上当年的上海“一环”,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条道路未能继续延伸并建成真正的快速路呢?这就要说说上海后来的城市扩张了。

1997年,国务院批复了上海都市发展规划,明确了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心崛起”,亦称“中心城区的再造”。这一规划的要点就是大力发展浦东新区,将市中心的人口向外疏散,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是,上海启动了著名的“撤二建一”工程——即撤销原有的嘉定县、宝山县和吴淞区,建立嘉定区、宝山区和张园工业园区。同时,在原三区境内设立了3个新城,即中山北路上的长风新村街道,原闸北区境内的彭浦新村街道和张园工业园区的新村街道。另外,还在市中心设立了4个城市副中心,分别是在原有的2个城区基础上各建一座,外加大宁寺地区和南苏州路园区。

上述这些新设立的行政区大多属于城乡结合部,而位于中心城区的地段则进行了重新规划。其中位于市区东北部的东大名路、光复路、北苏州路等地界设立了一个新的行政区域,名为“静安寺街道”,以便于统一管理。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样一个本该是城区扩大的举措却造成了“静安区”面积过小的尴尬,以至于后来在行政区划调整时不得不作出妥协 ——在原地扩大静安区范围的同时,在外围设立新的行政分区。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今天在上海市区除了原老城厢地区之外很难找到一处真正封闭式的“环线”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