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国际比赛如何审批?
这个问题,我的经验可能不太适合基层政府机构,但供上级政府和大型赛事组织者参考。 我参与和组织的国际体育竞赛有200多场,其中大型洲际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等近100场,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运动会参赛项目计40多个。 对于主办机构来说,首先要明确这项比赛是否要办成国际级水平 ,这点很重要,如果确定要办成高级别的比赛,那么就要按高级别的标准去申办和筹备;而有些项目由于水平所限很难组织高水平的队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主办单位不妨降低级别来吸引更多的队伍参加,以扩大影响和提高竞技水平为目的。 其次,要明确比赛的参赛人数上限, 一般情况下,80%以上的参赛队(运动员)为国际标准,个别比赛(如乒乓球、羽毛球)因为场地限制,可达到100%以上;而极少数比赛因报名情况有限可压缩至50%,但这需要认真研究,慎重决策。
要根据报名人数确定竞赛项目设置数量,原则上300人以下的报6-7个项目比较适中,超过300人的可报9-10项。 最后,要详细制订各项目的竞赛规程,并印发通知到各会员单位。 这里所说的”各会员单位“,指的不仅仅是该项目的各级体校(俱乐部),还要包括该项运动在各地的管理部门(如省篮排球管理中心、手球协会或足球协会等),甚至包括该项目的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如太极协会)在内的所有正式登记注册的团体组织。 竞赛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主办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二)承办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三)竞赛日期和地点;
(四)参赛办法(包括资格、人数、等级称号限制及报名方法等);
(五)竞赛项目和分组办法;
(六)参赛条件(包括身体健康条件、年龄限制、参赛队员必须持有意外伤害保险);
(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八)名次奖励办法;
(九)报名和报到事项;
(十)其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需特别提醒的是,所有的文件都要加盖主办单位公章方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