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化龙在哪?

双帆琬双帆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化龙”是指番禺化龙的“化龙墟”,而不是指广州市的“化龙镇(街)”。 旧时的“化龙墟”是南洲、洛溪两岸乡民到番禺城区的必由之路。清嘉庆《番禺县志》载:“化龙墟在县城南五十五里,南洲、洛溪两水汇注其间……市颇盛”。

1978年后,这里建起了果场和肉联厂。现在,这里是广州番禺区化龙镇的繁华地段。 据当地人介绍,“化龙”之名与东汉何进的部将“公孙瓒”有关。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率军南征,驻兵于番禺东南的南雄州。由于他的大本营位于“洛溪”之北,所以又被称为“公孙北使”或“北公”。

当时番禺县治所设在今天的市桥北郊,公孙瓒的军营却设在今天洛溪南大岭村一带;而南雄州的治所则在今天的沙湾大巷村,公孙瓒派其亲信张纯驻守。 张纯为巩固统治,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政策,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他与当地士族梁氏结为姻亲,还将女儿许配给士人樊循之子和当地豪强邓宗之为妻。 不过好景不长,公孙瓒被袁绍打败后,带兵向北撤退至蓟城(北京西南),后来又被曹操消灭。张纯则趁乱南下,回到南雄州。

公孙瓒的失败使得南方士人大为失望,他们纷纷离开南雄州去投奔吴国孙权。张纯害怕失去政权,就派遣使者前往东吴求援。于是,孙权派遣吕岱率领5000兵马,护送士人徐璆等家眷前往南雄州与张纯会合。徐璆是汉末名臣,曾担任徐州刺史,官至司空。

徐璆来到南雄州后,被张纯任命为安众长。他到此不是来当官的,而是来向张纯借钱的。原来,他刚到任时就遣人回家取钱,不料家中竟无余财,只有老母所存的“十金”。他只好拿了这“十金”送到安众让母亲收藏起来。 其实,张纯早已知道徐璆家中并不富有,他故意向徐璆借钱,目的是为了试探他。如今见徐璆家中果然“不富”,于是就心生怨恨,拒绝还钱。

面对张纯的刁难,徐璆只能苦苦哀求,最后总算拿回了那“十金”。张纯故意羞辱他说:“我本以为你是来索取钱财的,没想到你连十金都没有!”徐璆无言以对,只得默默离开。不久之后,他就托人捎话给孙权,请求返回江东。孙权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后来,孙休时徐璆才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故乡。

通沛珠通沛珠优质答主

为迎接广州亚运,化龙镇将投入约8亿元建设道路、供电、排水、绿化和景观等市政配套硬件工程,推进市政环境整治和提升,努力把化龙建设成为环境一流、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的新型滨江新城。化龙镇是穗东三镇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镇,也是广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滨江发展区。全镇总面积5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2339人,外来暂住人口4. 8万人。镇行政区域北邻广州经济开发区,南接番禺市桥,东濒珠江,西靠东涌镇。105、325国道在境内交汇,与广州天河区、白云区、海珠区、黄埔区和番禺区水陆比邻。该地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距新城市中心约30千米,离白云国际机场40千米,由广州市中心驱车沿华南快速干线、105和325国道约30分钟车程直达镇政府。京广、广深、广梅汕、广南、广湛等国家铁路干线纵横经过。境内2千米长的堤岸线与香港、澳门和东南亚隔海相望。

化龙镇地势平坦,三面环水,气候宜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四季常青。全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以盛产荔枝、西瓜和水产品而闻名,是省、市产粮重点区、水产品养殖基地。全镇拥有水面、山塘1065.5公顷,其中养鱼场地800多公顷,年产鲜鱼4667吨。全镇有陆地面积4227.9公顷,耕地面积1337.5公顷,宜农耕地833.7公顷,年产粮食近3万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