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生肖属什么生肖?
公元1796年2月13日,也就是农历丙寅年(虎年)正月初一,爱新觉罗·颙琰在乾隆帝弘历的皇帝位上坐了三天。由于当时清朝实行的是帝王父子相继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所以颙琰此时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权力却远没有达到历代汉人王朝开国皇帝的规模。因为父亲乾隆帝还在,所有重要决策都要先征询太上皇的意见才行。不过虽然是虚君,但却是中国最后一个“无为而治”、不干涉内政的“虚君”。从颙琰开始,清朝皇帝开始深度干预政治乃至民间生活——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至于这年正月刚登基的小皇帝到底属什么?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 这是因为小皇帝本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属相”或者说地支“五行命相”,因为他并不是按传统“生辰八字”论命相的。
中国传统上给个人定命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天干+地支”形成“甲子”的年份计算,这种计算方式主要应用于古代官方修史、祭祀和计年等活动中。另一种就是人们常说的“属什么”的“生肖”,这个“属什么”其实只反映了“地支”这一部分,而忽略了“天干”的作用。事实上,传统的干支纪年中,每一个年份都是阴阳五行俱全的。
以清世宗雍正帝为例,他的出生年月曰时如下: 辛丑 乙未 己亥 丁卯 而他登基的那一年庚戌: 庚戌 乙酉 辛巳 壬辰 我们现在说“雍正帝属什么的?”这个问题就等于承认了“辛”和“壬”这两个干支的存在,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雍正当年是属‘乙’的”。同样,嘉庆帝生于“丁亥”年,而登基那年却属于“戊子”,也是忽略了“天干”的存在。总之,这些内容在《康熙字典》中都有具体记载,非常明确。
也许有朋友会问了:既然你说了每个年份都阴阳五行俱全,那为什么会出现“阳年阳月阴日”或者“阴年阳月阴日”呢?实际上,古人认为,一个年份由“天干”管“阳”,由“地支”管“阴”——正是由于有“地支”配合,所以一个完整的年份才能体现阴阳平衡。如果只有“阳干”或者只有“阴支”,那这个年份就属于“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双干”“双支”就是这样来的——“阴阳”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