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行怎么才准确啊?
这个字,水、木、金多,土少,从字形上分析,“一”表示大地,“|”表示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植物或者草木,这些都属于土的范畴;而上面的“广”表示屋顶,其中的“丶”代表房顶上的瓦片,下面的一竖,代表檩子,而这样的结构,在古代可以说是建筑中最基本的结构。 这个字的五行属于土木。 但是,如果单从字义上去解释的话,那这个字的五行就是土和水了。因为“广”有宽广之义,而宽广者莫过于河流和大海,所以广有水的意思;而“一”在数中有独阳之义,而阴阳学说中是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里的一显然是阳极生阴的意思,所以这一笔为阴,与广组合在一起,显然这个字就属土了。
不过,这样理解虽然不错,但是不够完全。因为古代文字构造讲究左右对应以及上下对称,而这个字,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书写,完全是颠倒过来的,如果按照字音字义去理解五行的话,那么这样颠倒文字结构的五行怎么能正确呢?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结合使用环境来分析。 这个词中“宫商角徵羽”五个字都是指代的意思,而不是具体的事物,所以在字义上很难分辨。此时就应该结合使用环境来分析了。
古人造字的时候,是很注重字的使用环境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字义会发生很大变化,同样的,不同的字,因为环境相同,字义也会相近。 比如“屋”和“家”,在词组中做名词用,都指房屋建筑,但是单独成字时,“屋”指的是房屋本身,而“家”字则多了“户”,意思是家里的房屋,可见“屋”和“家”作为名词,字义是有区别的;但是作为动词,意思就相近了——盖房子。 再如“采”和“撷”,这两个字,在词组中均为采集的意思,字义相同;但是作为名词,含义就有区别了——“采”指的是采摘,而“撷”指的是摘取。
只要分析这个词中各个字的使用环境,就可以分辨哪个字五行属什么了。 在《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中讲了“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里的“智”字,上“日”下“知”,太阳的光亮能让草木知道季节的变化,因此这里的“智”字,五行属木; 而“音”字,在上古音律中,属于阳声,属土;“乐”字,在上古音乐谱式中,属于宫部,也是属土;“形”字,从古字形看,像站立的人形,属木;而“象”字,上古音律也属于阳声,而且跟“音”、“乐”一样,都属于宫部首。因此这几个字,五行的归属也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