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海外资产如何?

何智超何智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从全球来看,国企在海外资产方面有优势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是关于中冶的,说它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海外总资产超过200亿美元等。 那么请问,中冶这样的企业,国内有它的官方数据,可是国外的那些数据到底是怎么样的?我找不到更详细的数据了,有知道的人能告诉我嘛?谢谢!——因为我想了解在国外的资产规模有多大。。

2、国有企业的海外扩张有没有可能遇到政治风险或其他我们无法预见的风险?如果出现了,如何应对? 因为我知道海外投资是有风险的,所以想问一下,比如像中铝进入刚果金的时候,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应该说是降低了部分风险,那我们还能做一些什么来降低风险?或者说是规避风险? 希望大侠能尽量详细分析一下,小女感激不尽~~~~~~

3、目前看来,国企出海热主要存在于矿产和海洋资源领域,未来会不会有其他领域的国企进行出海并购? 除了这两类,即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其他领域的并购是不是会比较少? 如果有其他行业的并购是比较少的话,是因为行业本身的不确定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导致的? 麻烦大侠帮我一一解释,谢谢~~~

4、有消息说,国务院正在打算推出一个海外并购监管新规。这个政策会对目前的海外并购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会有哪些影响呢?会严格审核吗?(好怕怕啊~~)

慕心锦慕心锦优质答主

1979年国家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此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出现逐年增长趋势。国有企业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体,其海外投资规模大,投资项目多,不仅带动了中国货物、服务和技术的出口,而且为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中国力量”。然而,在海外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中,国有企业海外资产面临着一系列潜在风险。

从国外来看,一些资源缺乏的国家,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考虑,制定了严格的投资法规限制外国企业进入本国矿产、石油开采和水力、电气供应领域。某些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制规定国外企业必须与本地企业合资或合作,且本国企业在合资或合作中必须持有控股权,以此来限制外国企业投资。还有的国家出于政治原因,在海外投资合同履行过程中,往往单方面违约甚至撕毁合同,导致合同对方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国内看,我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在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既面临管理、财务、市场、政治等各种风险,也面临一些自身管理的薄弱环节。一些国有企业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快速发展,往往忽略对海外投资的科学规划和论证,草率地做出投资决策,导致项目的可操作性差和盲目性大。个别企业甚至通过人为提供不实依据来报批投资项目。由于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工程复杂,对企业和项目实施管理的要求很高,但是很多国内企业缺乏海外投资和管理经验,项目实施能力弱。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对海外投资管理松懈,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且在实施过程中随意变更、对投资预算执行监控不严格、工程款管理和支付不规范、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海外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给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很大风险。

鉴于此,应当做好如下防范工作。一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管理和监督。中央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外经贸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投资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优化配置,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加强对海外投资决策、项目实施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管理,要选派得力人员进行海外投资管理和审计,保证投资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效益以及投资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和审计问责,发挥审计监督的警钟作用,防范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潜在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是加强海外投资相关法规的建设。完善国有企业的投资管理法律,细化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审查程序和标准,明确决策、管理、监督的具体要求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切实规避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建立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长效管理和规范运行机制。

三是加强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国外有关投资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同,经济政策不同,文化、宗教等风俗各异。因此,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审计人员,应当进行有关投资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民风民俗等专项业务和政治思想培训,使其明确海外投资审计的目标、职责和程序,掌握有关海外投资项目及其运营等方面的审计方法,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保证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合法性和经济安全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